张海广:从“书山题海”到“巷道攻坚”,用“钻劲”炼就党建真功夫

2025-07-28 16:20:43 来源:西部决策网

在神南产业公司搬家中心,党总支书记张海广的办公室里有两样“宝贝”:一摞写满批注的专业书籍,书脊上还留着网购时的标签印记;一本磨得卷边的“民情本”,里面记着职工的技术困惑和家长里短。这个集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助理政工师、高级工程师等证书于一身的“技术达人”,用“爱学、善研、敢创”的劲头,把党建工作的“魂”融入生产经营的“骨”,成为职工心中“能扛事、会干事、暖人心”的领头人。

以学赋能:从“考证达人”到“学习领头雁”

“张书记的快递箱一打开,十有八九是专业书,连快递员都知道他是‘买书大户’。”这是职工们常挂在嘴边的玩笑话,却道尽了张海广对学习的痴迷。从踏入煤炭行业那天起,他就没停下过“充电”的脚步:白天在井下摸爬滚打积累实践经验,晚上啃书本、刷题库钻研理论知识,硬是凭着一股“钻劲”取得多个“硬通货”证书。如今,他办公抽屉里还码着一摞崭新的复习资料——正忙着备考一级建造师增项考试,午休时的办公椅、下班后的书桌前,都是他刷题的“战场”。

自己学得扎实,更想着带大家一起进步。在公司发展的关键阶段,资质升级工作迫在眉睫,他主动组织中心备考人员,把每个星期天的会议室改造成“临时课堂”,带着备考职工搞集中学习。每次开课,他都提前把教材难点啃透,将自己考证时整理的错题集、手写笔记摊出来分享,用井下设备安装的实际案例讲解工程实务,把枯燥的“工程经济”换算成大家熟悉的“煤矿生产成本账”。有职工不好意思占用他的休息时间,他总摆摆手:“一个人往前冲是本事,一群人齐步走才是力量。咱们把证拿下来,既能给家里添收入,也能给公司攒技术底气,值!”在他的带动下,中心29名备考人员掀起了浓厚的学习热潮,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以研破局:让党建成为创新“催化剂”

“党建工作不是贴在墙上的标语,得钻进生产的‘毛细血管’里。”作为从一线成长起来的技术型书记,张海广最懂基层党建工作要围着难题转、贴着生产干。他常带着党员骨干在井下巡查,设备运行的“异常声响”“参数波动”,在他耳朵里都是“攻关信号”。面对450米超长智能综采工作面安撤这一行业难题,他主动带领职工优化设备配套选型方案,创新超高液压支架运输、立柱运输工装及安装工序,将支架对位运输机因水压预裂施工调整为运输机对位支架,实现设备精准稳装;首创“主动+被动”双模支护体系,支护强度提升至50兆帕,破解巷道变形难题。回撤过程中,自主研发的“自移式掩护架”“防爆叉车登高平台”等6项创新成果,减少单次作业人员、降低高空坠落风险,实现“零事故”安全目标,以采矿技术的突破,重构特厚煤层高效开采技术。

IMG_256

作为基层党总支书记,他常说:“党员就得在创新上打头阵!”为此,他积极探索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新路径,开展“党建+项目攻坚”活动,把党建工作嵌入项目攻坚全流程。在重大项目中,他组织党员技术骨干成立攻关小组,带头攻克技术、管理等难题,参与的“大型煤炭服务企业基于‘五统一’的区域设备服务管理”获第二十九届陕西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一等成果、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二等成果,“450m超长智能综采工作面安装工艺研究”获陕西省“三新三小”创新竞赛项目二等奖。近年来,党员牵头完成技术革新项目8项,创效超500万元,近三年精品工程打造率保持在98%以上,真正让党旗在创新一线高高飘扬。

以情聚力:让技术藏着“烟火气”

“一线工作环境艰苦,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为员工实实在在办事情,没有让员工在这里感到家庭般的温暖,员工就很难静下心来为中心做事情。”一句简单质朴的话,道尽了张海广对职工的深切关怀。

IMG_257

搬家中心青年职工占比高,大多是思想活跃的80后、90后。每天到岗后,张海广的第一件事便是戴上安全帽,走遍各岗位巡查,既了解设备运行状况,更关注职工思想动态,确保信息上传下达顺畅,及时化解潜在矛盾。职工家中遇困,他总会第一时间上门家访,以心交心倾听诉求,主动协调解决难题;每年定期慰问困难职工及家属,协助料理婚丧事宜,让党组织的温暖直抵人心。

此外,他还通过策划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每逢春节、中秋等节日,下井慰问时除了慰问品,总会带上最新的技术学习资料。在他的带动下,中心凝聚力持续增强,“有难题找党员,学技术跟书记”成为职工共识,大家干事创业的劲头愈发强劲。

从书桌前的苦读到井台下的钻研,从创新成果的诞生到职工脸上的笑容,张海广用“一辈子学不够”的钻劲、“事事争一流”的干劲、“一心为职工”的温情,诠释着新时代党务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如今,他依然带着那股子“爱学习、爱钻研”的劲头,在党建与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笃定前行,为陕煤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供稿:党莉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