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神南产业公司机电设备维修中心将“四种经营理念”持续落地,锚定“降本增效”核心目标,以降本、提质、增效为行动导向,用“赚钱”思维规划“花钱”路径,在技术革新、修旧利废、成本管控等方面持续发力,让精细化管理结出丰硕成果。
过程管控有“术”,精准施策筑牢降本根基
企业挖潜增效的关键,在于思维革新与管理措施的精准落地。中心始终秉持“用赚钱思维去花钱”的理念,在精准调研基础上构建适配发展的管理体系,让每一分投入都产生实效。
持续开展“党员带头搞创新”等活动,发挥党员“一带一”“一带多”作用,党员主动与职工“结对子”,在降本增效、创新创效等工作中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确保降本增效落到实处。
物资管控与采购是成本管控的“第一关”,而提升材料利用率、做好“节支”文章则是降本增效的核心。中心通过强化生产环节与现场管理,创新构建“车间编制-经理初审-中心终审”三级审核机制,按实际损坏量严审提报数量,依实际需求精准采购,将计划准确率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同时,同步推行“党员项目包干制”。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各级人员的责任意识,使配件计划准确率高达98.91%,单项目管理效益全面提升,全员经营理念与成本意识显著增强,让精细化管理在基层落地生根。
科技赋能有“力”,创新驱动点燃降本引擎
“能二次利用的坚决不浪费!”在日常工作中,中心鼓励职工在修旧利废上勤动脑,激发职工修旧利废、节约创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挖废旧物资“含金量”,做到“废材活用”。
在此基础上,中心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针对生产过程中碰到的“卡脖子”难题,成立“攻关小组”,通过小改小革、优化作业流程等方式,上半年累计解决生产难题12余项,为车间在生产过程中降本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心以“党建+技改”为切入点,通过师带徒、员工自学等模式强化技能培养,对标行业先进维修工艺,持续更新电液控、减速器等关键领域技术,优化维修流水线设备,推动维修技能水平迭代升级。围绕“全员参与、全面覆盖、效益为先、稳健发展” 主线,降本增效成果显著,上半年外委转自修开展21大项,完成157小项、5845件、创效金额1061万元,完成中心全年指标1830.62万元的57.95%。完成外委转自修21类157项、修旧利废14类54项,减速器、电液控自修技术实现突破,销轴、活塞杆自修规模持续扩大,用技术创新筑牢降本“堤坝”,实现“一减一增两提升”的目标。
服务升级有“暖”,先锋矩阵延伸品牌价值
如果“降”是成本管控的“钥匙”,那么“增”则是提高效益的“引擎”,中心将过“紧日子”思想固化为制度规范,通过管理革新持续拓展效益增长空间,让精细管理成为增效的“加速器”。
在服务链上,构建“党员先锋服务矩阵”。由党员骨干主导调研,推出“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涵盖设备维修、预防性维护、远程诊断,以及技术升级、培训指导等多元化服务内容,主动深入客户现场,精准把握客户需求,延伸了“神南维修”品牌价值;上半年完成5矿7个工作面设备大项修28台套,高效保障了各服务矿井生产接续稳定。
此外,中心以“党员技术攻关+支部资源调度”双轮驱动模式激活资产价值,党员带头参与设备拆解、修复、组装全流程,带动职工参与率达92%,群策群力让闲置资源“活起来”,为降本增效再添助力,让“紧日子”的精打细算真正转化为“好日子”的丰硕成果。(供稿:潘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