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7月23日,咸阳市“八场硬仗”系列发布会第九场传来民生强音。市医疗保障局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锐气,破解群众“看病垫资、报销跑腿、异地就医难”的痛点,正构筑起一张贯通东西、覆盖全民的健康保障网络。
打破参保“玻璃门”,全民覆盖再提速
面对2.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流动人口的医疗需求,咸阳医保打出组合拳:户籍藩篱彻底破除——异地务工者持居住证即可参保,外地孩童在常住地享居民医保,灵活就业者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医保,大学生在学籍地参保。医保不再困于“户籍围墙”。困难群体精准兜底——13.3万困难群众获参保资助,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率达100%,失业保险金自动缴纳医保费,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现“家庭共济”代缴居民保费,惠及14.3万人。接续通道全线贯通——西咸社保缴纳年限互认助力人才流动,灵活就业者参保待遇等待期缩短,不同险种转移通道打通。今年办结转接6741件,群众职业生涯不再因医保断档而焦虑。
异地结算破坚冰,垫资跑腿成历史
当咸阳人在北京突发疾病,或在上海进行肿瘤治疗:结算场景全域覆盖——住院、门诊统筹、慢特病、个人账户省内跨区使用全线贯通,检查化验费同步纳入结算范围。救命钱即时到账——22.2万人次今年享受跨省直接结算,1.02亿元医保基金直达医院。尿毒症透析、恶性肿瘤放化疗等10类慢特病患者,告别“借钱看病、回乡报销”的煎熬。生育保障突破升级——灵活就业女职工免缴生育保险费直接享待遇,“取卵术”等13项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职工、居民报销比例分别达70%、60%,为新生希望保驾护航。
防返贫机制织密网,三重保障守底线
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医保化身防贫“前哨”。风险预警闭环管理——联合民政、农业农村部门月月筛查,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后负担仍重者,立即启动帮扶机制。救助力度空前加码——封顶线提高、起付线下调,困难群众救助水平提升20%,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享大病保险倾斜政策。数据赋能精准滴灌——建立全民参保“一人一档”数据库,协助特殊群体办理门诊“两病”认定。今年以来15万人次获6563万元救助,牢牢兜住因病致贫底线。
服务革命进行时,减负增效双突破
在咸阳的社区医院、手机屏幕和自助终端上。药价高墙轰然倒塌——国家集采1021种药品、41类耗材落地,药价平均腰斩,5年为群众减负超10亿元。居民住院报销达70%,职工达80%。智慧医保无感漫游——参保缴费“网上办”、业务办理“一厅联办”、自助服务“24小时不打烊”,15分钟服务圈让群众家门口办医保。健康管理未雨绸缪——2025年起连续参保居民和零报销人员,大病保险支付限额累计提高20%,引导百姓从“被动治病”转向“主动防病”。
从“小医保”到“大民生”,咸阳以医保小切口撬动共同富裕大课题。当西咸医保标准逐步趋同,当农民工在工地扫码完成异地报销,当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点亮求子家庭希望——这座丝路名城正用实际行动诠释:全民健康托举的,不仅是个体的生命尊严,更是整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在破除壁垒、贯通血脉的医保改革中,咸阳交出的是一份写满温度与力度的民生答卷。(杨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