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75户企业整合重组、45.7亿元债务化解、55个重点项目落地——咸阳市国资委以制度创新"破冰",用改革重组"破局",为"西部名市丝路名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在咸阳市委市政府"夯基垒台、瘦身健体"的改革号角下,咸阳市国资委交出一份沉甸甸的"十四五"答卷:市属企业资产总额突破1498亿元,较"十三五"末实现32.58%的跨越式增长。这场触及筋骨的国资改革攻坚,正重塑着千年古都的发展基因。
制度破冰:构建国资监管"咸阳模式"
面对"九龙治水"的监管困局,咸阳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历史性变革。监管架构革命性重塑:将分散在各部门的75户企业整合注入新组建的城发、产投、农投三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形成全国地市罕见的"3+14"穿透式监管体系,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监管100%覆盖权责清单精准导航:创新制定权责清单(21类23项)与授权放权清单(9项核心权限)"双轨机制",配套出台13份制度文件,在"管住"与"放活"间走出新路径瘦身健体轻装前行:启动三年压减计划,将企业层级从6级压缩至4级,清理非必要法人企业103户,首批12户已平稳退出。
重组攻坚:专业化整合激活新动能
聚焦"散弱小"痼疾,改革重拳直击要害。四大集团横空出世:完成供热、物业、医疗健康、电子装备四大领域108户企业重组,打造专业化运营平台,终结同质化竞争乱象。扭亏战果全省瞩目:亏损企业治理专项行动使33户企业扭亏为盈,16户企业减亏7541万元;改革成效获评省级第一方阵存量资产唤醒计划:出台《存量资产盘活工作方案》,推动228.88亿元固定资产高效运转,投资增速较"十三五"末提升43.23%
风险拆弹:筑牢千亿国资安全堤坝
面对债务风险暗礁,咸阳打出精准组合拳。化债攻坚创纪录:争取中省化债资金45.7亿元,完成非标债务置换40.51亿元,金控集团实现隐债"清零"融资成本硬管控:对6%以上融资项目亮"红牌",负债率较"十三五"末下降2.72个百分点。审计监督常态化:连续两年开展穿透式审计,构建"投资监管+成本管控"双重防火墙。
战略布局:国资挺进产业主战场
改革成效最终在服务大局中彰显价值。链上布局强支撑:围绕"16+8+3"产业链实施重点项目55个,带动央企投资48.01亿元,彩虹光电股权转让签约开启显示产业新布局。民生担当见温度:累计解决职工难题670件,平台诉求办结率100%,安全生产"零事故";创新投入蓄后劲:研发经费投入18.45亿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基因。
改革者的脚步永不停歇。在彩虹光电股权转让协议的墨迹未干之际,咸阳国资人已瞄准新目标:围绕"科技创新、产业焕新、机制革新、思维更新"四新要求,纵深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当千亿级国有资本从"物理整合"迈向"化学融合",咸阳正以"管资本"的新思维,书写新时代"西部名市丝路名都"的国资答卷。这场始于监管体制破冰、成于发展动能再造的改革实践,不仅重塑着国有经济的四梁八柱,更在丝路起点树起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杨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