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理工大学“书香大使”实践团怀着全民阅读、传递书香的愿景走进陕西宝鸡实验小学的课堂,进行了《夏洛的网》阅读推广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得到了孩子们的踊跃参与和实验小学教师们的一致认可,而且是一场跨越千里的书香之约,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珍视友情、热爱阅读的种子。
苗续润是北京理工大学第三届“书香大使”实践团宝鸡实践分队的成员,也是这次赴宝鸡实验小学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讲人。她向宝鸡实验小学的六年级学生们讲述了《夏洛的网》的友谊篇章,得到了孩子们的踊跃支持和教师们的欣慰认可;其他实践团成员也全程参与,在活动中出色完成分发奖品、分发活动道具、拍摄活动照片、调试设备等工作,与主讲人一同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印象深刻、互动性强的阅读推广公开课。
“威尔伯的命运因为夏洛的蛛网而改变,这张网里织的不是丝线,是最珍贵的友谊。”课堂上,主讲人以细腻的讲述打开《夏洛的网》的精神世界,从“王牌猪”“了不起”到“光彩照人”,一个个织在蛛网上的词语,不仅是拯救小猪的咒语,更成了孩子们理解“朋友”二字的钥匙。当被问及“如果你是夏洛,会为威尔伯织出什么词”时,孩子们的手如雨后春笋般举起,“勇敢”“善良”“永不放弃”……稚嫩的声音里,藏着对友情最纯粹的理解。
在课堂活动环节,孩子们在主讲人设计的“蜘蛛网”模版上尽情发挥想象力,绘制出众多精彩有趣的、能拯救小猪威尔伯的图案,写下或可爱或霸气或真诚的话语,如“不要吃我”“我是猪神”等等。一张张“蛛网”在教室里铺展开,孩子们仿佛真正化身为拯救朋友的夏洛,在笔尖与心灵的共振中,沉浸于书籍构筑的美好世界,感受着友情和阅读的魅力。“之前读书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感觉,但这次在蜘蛛网上写字的时候感觉自己真的变成了夏洛,我们一定可以拯救威尔伯的!因为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孩子们纷纷在讲台前举起自己的作品,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课堂尾声,主讲人呼吁孩子们在课后时间写一封给朋友的信,将今天课堂中感受到的温暖与感悟带给身边的人。“把友情写下来,就像夏洛把字织在网上,会永远留在心里。”在教室后排全程旁听的实验小学老师们的态度从对课堂效果的不安逐渐转变为欣慰与认可:“这样的活动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互动中理解经典,比单纯的说教讲解更有力量。北理工”书香大使“协会的同学们用真诚和创意,让阅读变得像游戏一样有趣、一样吸引人,这与我校以兴趣促进孩子们读书的政策不谋而合。”
“我们进行阅读推广的初衷就是传递书香、传播文化,因此很荣幸能联系到宝鸡实验小学、来到这里进行阅读推广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经典名著走出课本,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当孩子们在故事里学会共情、在互动中爱上表达,阅读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实践团宝鸡实践分队队长阳雨洲说。
主讲人苗续润回忆,“刚开始备课《夏洛的网》时,我对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讲解能力缺乏自信,设想的都是冷场时的应对方式。但实际来到课堂上时才发现孩子们超乎想象地热情,互动性非常的强,可以看到孩子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入了无限的故事畅想之中,而我也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变得愈发主动和自信,这让我感到了我们‘书香大使‘的意义。”
实践团成员赵若彤也对这次活动深有感触:“虽然我们的阅读推广活动最终顺利完成,但事实上我们也应对了众多突发状况。比如主讲人在孩子入座公开课大教室后发现孩子们没有带上文具,这将导致课堂中的‘设计蜘蛛网’环节无法开展。经过李汶欣学姐和所有实践团宝鸡分队成员们的共同商讨,决定将本来作为奖励的笔提前分发,由此保证了活动的持续推进。在这次活动中得到成长的不仅是坐在讲台下的孩子们,更是站在讲台上与教室间所有实践团成员的共同成长。”
而在未来的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将与孩子们进行长期书信联系,希望能与孩子们探讨关于《夏洛的网》友情以外的其他议题,开展更加长远的互动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