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南产业发展公司:8小时拆解战里的神南“急先锋”

2025-06-13 10:45:42 来源:西部决策网

6月12日傍晚5点,随着一阵轰隆隆的响声,终于最后一辆支架车驶入车间,一场“拆解攻坚战”,也在工具碰撞的清脆声中骤然打响。此时,距离矿方预定交车时间,仅余18小时。

竖井困境:特种车辆遭遇“地下通行考验”

作为搬家中心2025年外拓市场的标杆项目,赵石畔煤矿的开工牵动着无数目光。然而,长8.7米、宽3.8米的罐笼,却成了横亘在施工团队面前的“拦路虎”:长9.8米、宽3.6米的框式支架搬运车,根本无法整体运输,必须拆解成多个部件,分批通过罐笼入井。

更棘手的状况接踵而至:承担井下设备安装重任的两辆特种车辆,刚从百里之外的矿区风尘仆仆返回,车身裹着厚厚的矿尘,液压系统亟待全面检测。而拆解方案,还只是图纸上冰冷的线条与标注。“每台支架车拆解下的液压管路都要精准编号,井下空间逼仄、环境复杂,一旦装错,整套设备都得瘫痪。”检修班长指着图纸上的支架车说道。手机屏幕上,倒计时无情跳动——6月13日早11点,必须准时交车。

深夜车间:9名能工巧匠的“拼图战术”

夜色如墨,6月12日晚上10点,气动风炮的声音仍在车间回响,“老汤带一组拆液压系统,雪强你和王鹏拆轮胎和防撞块!”随着班长一声令下,刚将特种车故障处理完的大家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车身的拆解之中。焊工付师傅头戴防护面罩,弧光在面罩上跳跃,他正用火焰炙烤车辆防撞块的螺丝,待金属受热膨胀后,抡起大锤反复敲击,将螺丝一点点砸松;班长趴在布满油污的车身上,手持荧光笔,在液压管壁认真标记“进油”“回油”箭头,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根管路的编号,“这些管路就像人体气管,一根接错,井下设备就会‘窒息’。”他边说边用手机拍下关键部位细节,为后续组装留存依据。

时间答卷:从“不可能”到“提前10小时”

6月13日凌晨1点,月华透过车间高窗洒落,检修灯在金属构件上投下光斑,攻坚团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比原计划提前10小时,2辆特种车的30余根液压管路,20个核心部件全部完成拆解、编号和防锈处理,整齐码放在定制运输架上,宛如整装待发的士兵。班长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梳理着手机里详实的“拆解日志”——6页PDF文档、20余张高清部件特写照片,这些数据将成为井下设备复原的“导航图”,为后续工作筑牢坚实基础。

这场8小时的拆解攻坚战,不仅是对技术与时间的双重挑战,更是对团队协作与匠人精神的生动诠释。在冰冷的钢铁机械与精密数据背后,是9名检修队员熬红的双眼、浸透汗水的工服,以及绝不向困难低头的钢铁意志。他们用双手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用行动证明:在高品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设征程中,正是这些“急先锋”般的基层团队,以匠心与坚守,扛起发展的脊梁,照亮每一座矿山的前行之路。(供稿:房晓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