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凌晨5时,银河煤矿30305工作面机头处,最后一台重达53吨的液压支架在支架车的牵引下缓缓升井。随着红色安全警戒灯的熄灭,由神南产业公司负责施工的榆能集团银河煤矿30305工作面大采高智能综采设备回撤工程历时15天圆满收官,较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这场与复杂地质条件、庞杂设备体系较量的战役,在全体搬家人的攻坚节奏中高质量交付,并刷新了矿区回撤效率新纪录。
创新管理筑防线:安全是回撤的“生命线”
“顶板道木悬空是安全隐患,掉下来就是安全事故!眼睛盯不紧、手上动作慢,那就是对兄弟们的生命安全不负责!”中心副主任、驻项目部负责人杨晓斌在早班调度会上拍着《安全隐患检查清单》反复叮嘱着。面对双面同步作业、作业环境复杂等难题,中心驻银河项目部将安全管理细化到每一处神经末梢。
一部《您好,则家安》家属助安视频在班前会循环播放,妻子叮嘱、儿女笑脸与父母牵挂,让安全理念从“耳边”直达“心间”,并在班前会上,结合体温、酒精、血压以及“高风险人员”动态跟踪“四检”,用温情筑牢了安全“第一道防线”。同时,12项核心内容的《现场交接班清单》成为安全“接力棒”,隐患位置、设备状态、工序进度等信息需经双方签字确认。液压工老李坦言:现在交班像“过筛子”,连一颗螺丝松没松都要说清楚!
智斗难题显担当:办法总比困难多
为圆满完成此次施工,中心驻银河项目部第一时间组织区队负责人、技术骨干以及矿方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反复商讨解决方案和后续措施,最终采用“多泵联合+分区排水+专人盯防”的立体防治方法,构建起了“监测—响应—处置”的全流程闭环体系,实现了隐患“发现即处置”,成功将采空区积水隐患从“重大风险”降至“可控状态”,以精准施策实现堵点“清零”。在300米主辅巷道内,防爆对讲机的绿灯此起彼伏,由“6名班组长+12名司机”组成了“移动指挥部”,指令传递从分钟级压缩到秒级!过去“通讯靠吼、联络靠走”的窘况,被覆盖全巷道的即时通讯网络终结,仅支架装车效率就提升40%,更助力采煤机拆解运输任务提前3个小班告捷。
工具管理更是上演“空间魔术”——临时泵站内,几十余件工器具按型号、功能分列平台,连多功能套筒都按照大大小小尺寸统一码放。“现在需要什么工具,闭着眼睛都能摸到!”生产一班班长陶小星笑着比划。这套“工具矩阵”让工具、小件寻找时间缩短一半,为回撤工程提前5天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协同作战创奇迹:每一滴汗水都在闪光
当凌晨的曙光尚未降临,电子屏上跳动的数字定格在15天——比原计划提前整整5天!这场胜利的背后,是无数个“时间魔法”的叠加:
采煤机拆解运输通过“模块化拆解+分段式运输”,将11个小班任务压缩至8个小班,摇臂滚筒的拆解效率提升了55%;设备列车回撤采用“平行作业+动态调度”模式,原需三天十二个小班的工程,仅用7个小班便完成;从支架回撤到设备转运,59个作业节点实现了“零等待衔接”,累计节省有效工时超32小时。
“每个环节抠出1小时,整体就能抢出一天!”,安装队项目负责人薛海飞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优化方案。当被问及秘诀时,他指向巷道里奔忙的身影:“哪有什么魔法,不过是兄弟们把一分钟掰成两半用!”
从“五维亲情帮教”的人文关怀,到“手拉手交接班”的严谨作风;从防爆对讲机编织的智慧网络,到工具平台上“分门别类”的管理,搬家人用钢铁意志与创新智慧,在百米井下书写了新时代陕煤精神的最美注脚。如今,新的任务已然启动,巷道深处的矿灯依然长明,照亮着这群“地下星光”永不停歇的征程。(供稿:韦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