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今年来,凤翔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域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乡村建设水平,聚力建设颜值更高、成色更足、底色更亮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阶段性成效显现。
一是“三个聚焦”优环境、美颜值。聚焦高点部署
在扎实开展和巩固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攻坚战的基础上,提标压茬再推进。召开区镇村三级动员会全面部署,制定印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方案》,建立区级部门和镇级任务清单,明确93项具体任务,定目标、定责任、定标准、定时限,确保任务明、路径清。
聚焦“五大攻坚”。全力推进全域道路、镇村驻地、村庄街道、农业基地、河湖塘渠“五大攻坚”,区级领导包镇联村、镇村干部包村包组,坚持线上线下宣传动员、干部群众全员参与、人力机械协同配合、路渠街田全域整治,实现公路干线、河道沟渠、房屋庭院、乡村田园“一眼净”。
聚焦高效落实。建立领导包联、区镇村户四级联动、“网格化”管理、农户“四自一包”、督帮检查考评“五大机制”,组建4个督帮组督导160个村全覆盖,推动整治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目前,投入资金300多万元、人力1.5万人(次)、机械3400台(次),累计整治“三堆三乱”1475处,清理路渠1820公里,拆除残垣断壁589处,绿化道路街道400多公里。全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覆盖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垃圾集中清运率分别达到80%、49%、95%。
二是“三抓三提”建乡村、促融合
抓基础设施提升塑形。对标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通过向上争取、政策融资、涉农资金整合、财政配套、企业投入、群众投劳等“六个途径”多元化筹措资金,实施乡村建设类项目170多个,累计投入2.67亿元,全区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农村公路通畅率、通村公交率、数字电视覆盖率、快递进村率达到“5个百分百”。
抓特色产业提质赋能。坚持粮食稳产增产、产业扩规提质、集体经济向强向优“一起抓”,全区粮食面积稳定在83万亩,产量保持在29万吨以上。四大农业特色产业苹果挂果面积15万亩,种植高粱3.5万亩、红薯3万亩,大葱2万亩,建成省级现代农业(苹果)产业园区、省级红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15亿元、收益4980万元,收益10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50万元以上的村27个,100万元以上的村11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87元,增速6.6%。
抓乡村治理提效铸魂。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文明实践“一阵地”、权利规范“一清单”、积分管理“一机制”、乡村治理“一网格,”矛盾调处“一体系”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160个村均成立红白理事会,“围坐小板凳、有事好商量”“槐下议事”等改革做法被省市媒体宣传报道。培养法律明白人8921人,区镇村三级调解网格全覆盖,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9%,评选星级文明户1.2万户。
三是“四个坚持”强保障、助落实。坚持规划引领
构建“镇级规划定边界、村庄规划优布局、一村一方案管建设”乡村建设体系,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86个,“通则式”管理33个。
坚持包抓推进。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一线指挥”、区级领导包镇联村,分管领导主抓推进,落实“周例会、季观摩”,形成齐抓共管、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坚持示范带动。聚焦主城区周边片区、空港新城片区、西凤酒城片区3个和美乡村示范区,系统规划、分类推进,梯次建设“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20个以上,构建由点及面、串珠成线的和美乡村建设新格局。
坚持政策支持。区级财政列支3000万元支持农业发展,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实施项目230个,确保“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投入不少于400万元。
下一步,凤翔区将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抓重点、创亮点,优举措、强落实,建设人居环境有颜值、产业发展有内涵、乡村建设有品质的和美乡村,为加快建设彰显雍州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