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宁:矿山救护十二年,从未按下“暂停键”

2025-05-23 18:08:47 来源:西部决策网

在陕北的广袤大地上,有一群默默守护着矿工生命安全的无名英雄。他们日夜穿梭在黑暗的井下,与危险相伴,用生命守护生命。今天,让我们走进神南救护大队,聆听一位“地下尖兵”李俊宁的故事。

从“救援尖兵”到“指战先锋”

李俊宁今年40岁,干矿山救援这行已经12年了。他从一个普通队员一步步成长为指挥员,这一路走来,一本本荣誉证书就是最好的见证。他的办公室里,书架上摆满了《矿山救护队标准化考核规范》《矿山救援规程》《煤矿安全规程》这些专业书籍,都快被他翻烂了,笔记本里也密密麻麻地记着各种救援案例的复盘总结。

IMG_256

李俊宁常对队员们说:“指挥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在汗水中泡出来的。”当上指挥员后,他亲自跟队参与矿井火灾事故、顶板事故、水灾事故、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模拟演练30多次,从瓦斯爆炸后的毒气扩散推演,到透水事故中巷道积水速度计算,这些细节他都尽量做到贴近实战。

打造能打硬仗的“地下铁军”

在队员们眼里,李俊宁既是“严师”也是“兄长”。他总说:“救援现场多提前一分钟,生命就多一分希望。”有一年冬天,模拟救灾训练时,演习巷道温度低至零下5℃,队员们正在进行“黑暗环境下装备盲操作”训练。李俊宁拿着秒表挨个计时:“氧气呼吸器更换氧气瓶超时2秒,重来!”不过训练结束后,他又悄悄给每个人递上一杯温热的姜茶。在他的带领下,中队队员的矿山救援技能提升了30%,在大队季度验收考核中通过率达到了98%。

在参加第一次高空心理素质训练时,队员们都不敢挑战,毕竟要攀爬10米高的高杆,还要站在一个很小的杆顶底座上进行跳跃。李俊宁看了看说:“害怕就不训练了?来来来,我给你们打个样。”只见他做好安全防护后爬到杆顶,虽然在地面感受不到有风,但是在高空中的高杆还是有些左右摇摆,他迅速稳定身形,起身、跳跃一气呵成。下来后,他给大家讲了一些注意事项,不断鼓励大家要相信队友的保护措施,同时,一一检查了队员身上的安全保护,之后大家都踊跃完成了高空训练任务。

亲力亲为细致的“带兵之道”

李俊宁从业以来一共带出了10名徒弟,其中有名徒弟叫申一博,是个刚入行的新人。申一博刚来时,对矿山救援的操作还不熟悉,心里有些忐忑。李俊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亲自带他。

IMG_257

一次模拟救援演练中,申一博操作氧气呼吸器时动作生疏,手忙脚乱。李俊宁没有批评他,而是耐心地指导:“申一博,别急,我给你演示。”他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每一个细节。演练结束后,李俊宁对申一博说:“矿山救护关乎生命,每一个细节都马虎不得。我知道你紧张,但你要相信自己,我会一直陪着你。”申一博听了,心里暖暖的,也充满了信心。在李俊宁的关心和帮助下,申一博的技能水平提升很快,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矿山救护队员。在这10名徒弟中,有的已经走上了管理岗位,有的已经成为了技术骨干,其中3名徒弟先后获得了“金牌班组长”、省级矿山救援个人全能第三名、市级消防技能竞赛个人第三名、公司“双一流”班组竞赛第一名等荣誉。

“地下深处的每一盏矿灯,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李队长说这话时,目光投向远处的井架。这位在黑暗中奔跑的“逆行者”,用智慧、勇气和温情,在黑暗的井下筑起了一道永不坍塌的安全防线。他的故事,是矿山救护队伍的缩影——用青春和热血诠释着“人民至上”的初心,让橙色救援服成为矿区中最温暖的颜色。(供稿:陈泽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