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西安开幕。陕西交控集团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通号”)联合参展,以“打造路空协同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为主题,在低空经济展区首次系统性展示从顶层设计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成为本届丝博会的一大亮点。
强强联合:共谋低空经济新未来
陕西作为“一带一路”陆空联运枢纽,和全国内陆版图中心,区位优势显著,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天然条件。陕西交控与中国通号的强强联合,将充分发挥双方在交通基建、智慧交通、场景控制、技术研发及政策资源上的互补性,形成基础设施与场景协同、核心技术融合创新、政策与区域战略叠加、产业链整合与市场先发等多维竞争优势,共同推动低空经济与地面交通的深度融合,为构建“空地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创新实践。
五大协同:构建低空经济新生态
展会上,陕西交控重点展示了“低空规划协同、低空设施协同、低空管理协同、低空生态协同、低空应用协同”五大协同发展体系,涵盖从顶层设计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布局——
规划协同:顶层设计引领新格局。立足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整合企业独特优势,通过建立跨领域、跨行业的规划协同机制,在低空立体交通网布局、低空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谋划,推动构建“空地一体、协同发展”的低空经济发展新格局。
设施协同:夯实低空发展基础。依托陕西交控高速公路网空域及服务区资源,优先在旅游带、产业集聚区布局起降设施,构建“空中高速公路网”。发挥中国通号技术优势,将信号控制、通信导航等技术融入低空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安全保障能力的新探索。
管理协同:智能化管控提升效率。联合多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低空管控联盟,共同建设集数据融合、动态监管、智能调度于一体的低空管理平台,实现低空空域的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运营管理新标准。
生态协同:全链条赋能产业发展。以西安公路研究院为主力,供应链集团、科技集团等企业深化合作,构建低空经济全链条服务体系,探索低空经济创新应用模式,聚合轨道交通、航空科技、信息通信等领域技术优势,构筑产业协同、资源共享、价值共创的生态新体系。
应用协同:低空技术赋能交通建设。以省内重点交通工程为应用场景,创新探索无人机与智能装备的高效协同作业模式,开展空地协同数智化施工管理、高速公路智慧化巡检、低空药品投送等试点服务,为交通领域注入低空经济技术新动能。
试点先行:探索低空经济“陕西模式”
作为本次展会的重磅发布,“低空协同数智化施工管理平台”成为关注焦点。该平台以西安至兴平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为依托,开展基于 SaaS 架构的施工管理平台与低空应用技术的深度融合,在工程进度追踪、安全隐患识别、施工环境监测等核心环节实现无人化智能装备的高效协作,探索“技术赋能+场景落地+产业衍生”的路衍经济发展新路径。
展望未来:开创低空经济发展新局面
面向“十五五”发展新格局,陕西交控将以成为全国立体交通投资建设运营一流企业为愿景,贯彻落实“553”和“7613”战略体系,以“路空协同、基建先行”为战略指引,全力推动低空经济向智慧化、便捷化、实用化、系统化方向加速落地。通过构建“规划引领-技术研发-场景孵化-标准输出”创新链条,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低空经济“陕西模式”,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