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2025年5月,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勉县武侯镇多点发力、创新形式,将《民法典》融入机关学习、基层治理、网络传播等场景,以“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方式,让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走进千家万户,在全镇掀起学法用法热潮。
干部带头学,筑牢法治“桥头堡”
在镇机关干部大会上,分管领导化身“法治讲师”,围绕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高频法律问题,结合真实案例抽丝剥茧、深入解读。这种“案例+法条”的学习模式,不仅让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通俗易懂,更让干部们深刻认识到法治思维在基层工作中的重要性。如今,“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已成为武侯镇机关干部的行动自觉,为依法行政注入强劲动能。
宣讲进万家,播撒法治“蒲公英”
“张大爷,您看这漫画,讲的就是咱农村常见的土地流转纠纷……”在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村(社区)“两委”干部和基层调解员化身“法律明白人”,结合秸秆禁烧巡查、乡村振兴走访等工作,用方言土语、身边故事将民法典知识娓娓道来。针对土地承包、赡养抚养等群众关切问题,宣讲员们以案释法,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宣传月期间,全镇累计开展专题宣讲17场,覆盖群众35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近千余份,法治“蒲公英”在乡村大地处处绽放。
云端广传播,搭建普法“新阵地”
打开手机,“古韵武侯”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民法典普法文章、漫画解读让人眼前一亮;村民微信群里,村干部分享的法律知识链接让群众在“刷一刷”“看一看”中轻松学法。武侯镇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优势,打造“指尖上的普法课堂”,生动有趣的线上内容,有效激发了群众学法、用法的兴趣,进一步扩大了民法典宣传覆盖面。
普法不停歇,法治润民心。下一步,武侯镇将持续创新普法形式,用好“大喇叭”、宣传彩页、微信公众号等多元载体,推动民法典知识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让法治精神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为建设法治乡村、平安乡村提供坚实保障。(供稿:杨凯欣 张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