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行|四川内江:办好网民留言 搭建24小时不打烊的民意“连心桥”

2025-05-23 11:13:09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人民网聚焦四川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系列报道(二)

一线调研行|四川内江:办好网民留言 搭建24小时不打烊的民意“连心桥”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做好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办理工作的批示要求,在省政府办公厅、省信访局的指导下,即日起,人民网四川频道深入自贡、攀枝花、绵阳、内江、南充、达州等市(州)实地调研采访,推出“人民网聚焦四川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系列报道”,通过“书记谈感悟”“市长话实践”“一线调研行”“数说‘办帮解’”等内容呈现,全面展现各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实践和成果。敬请关注!

“我就在附近上班,以前这里只是个停车场,没有充电设施,充电的话要跑几公里外去充,一来一回很耽误时间。”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湿地公园一号停车场内,王奇(化名)将车停放在慢充桩的充电车位上,拿起充电枪插入汽车后侧的插口,“现在就很方便了,车子没电了,随时都可以过来充,充电也便宜,一个月可以省两三百块钱。”

像湿地公园一号停车场这样,截至2025年3月底,隆昌市城区及乡镇新建并投运新能源汽车充电站28处。其中,快充站10处,双枪充电桩74台;慢充站18处,单枪慢充桩86台,可同时满足234台新能源汽车充电。

隆昌市湿地公园一号停车场内的慢充桩。人民网 彭茜摄

一座座崭新的新能源充电站拔地而起,起因是一则来自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的留言。

2024年5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称“隆昌市缺乏慢充的充电桩,希望隆昌市学习大城市经验,统筹布局快充与慢充设施,满足市民多样化充电需求”。

“收到留言后,我们第一时间进行了了解。这名网友住在成都,他是‘五一’假期来隆昌探亲的,车子需要充电的时候,没能很快找到慢充设施,所以就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了这个情况,提出了建议。”隆昌市信访局网络股股长杨梅说。

“快充设施能够满足大部分的新能源车主需求,有一小部分车主需要慢充,比如他的车是油电混动的车辆,或者车主对于电池寿命较为看重。”杨梅坦言,在此之前,隆昌市的新能源汽车快充设施相对比较完善,慢充设施也已在规划建设了,“可以说,这条留言起到了推进建设进度的作用。”

作为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的办理机构,隆昌市信访局及时对该留言内容进行了调查核实,确定情况属实后,就将其转交给责任部门——隆投集团进行办理。

隆投集团迅即成立了以集团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业务对口公司主要领导、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组,组织专题调研、规划布局和实施建设。结合隆昌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车型结构及用户习惯,提出“快慢结合,精准补短”的优化方案,以“居住区保基本、公共区补短板、文旅区强体验”为原则,将慢充桩建设重点向住宅小区附近、公共停车场、商业综合体布局。经过科学规划选址及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后,加快推进全市新能源充电桩建设。

“总投资约1600万元,新建运营的充电站日均充电次数达到400余次。”隆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隆投集团将继续把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实事项目,预留充电站扩容空间,计划通过“群管群控”技术实现超、快、慢充功率智能分配,避免资源浪费;与此同时,启动充电基础设施“城镇全覆盖”工程,补齐乡镇公共充电设施的空白短板,加快实现13个镇(街道)充电设施全覆盖,为市民低碳出行提供便利。

隆投集团新建运营的充电站。人民网 彭茜摄

一则则留言,反映的是一件件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体现的是大民生。2022年以来,内江市共办理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民留言1119条,网民留言总量逐年下降,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为100%,网民满意率逐年上升。

“我们严格落实市政府社情民意直达快办工作机制,将留言涉及群众民生实事、反映突出的难点问题等重要社情民意实行由市政府办统筹,实时收集上报市政府领导,分层分类处理、直达市级部门和县(市、区)政府,限时办理回复。”内江市信访局副局长高俊岩介绍,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专门办理规程,从接件、办理、督办、回复、审核、归档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做到简单问题马上办、一般问题即时办、复杂问题限时办。“还会对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群众留言办理进行周提醒、月督促,确保群众留言100%按期办理,对已办结化解事项,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跟踪回访,全面掌握调解、处置措施落实情况。”

“群众的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高俊岩举了个例子:2023年10月,隆昌市胡家镇黄金村村民李斌(化名)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当地违规拆卸公共体育设施,内江市信访局将此留言经隆昌市信访局转交至胡家镇党委政府办理,其间多次进行督办和跟踪回访。

经核实,群众留言反映情况基本属实:由于原黄金村办公室旁的公共体育设施较为分散且安装多年,健身设施已老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已不能开展群众健身活动,综合考虑后将其暂时拆卸。为了满足周边更多群众的健身、休息需求,胡家镇主要领导召集有关人员专题研讨,并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决定另行选址重建,自筹资金8万余元,于2024年1月在黄金村2组空坝选址重建,重建后新安装健身器材1套(6副)和1个篮球架并投入使用。新建健身运动场地能满足周边村民30余户、100余人运动健身的需求。

隆昌市胡家镇黄金村新建的健身运动场地。人民网 彭茜摄

“旧场地拆除没多久,镇上就建好了新的运动健身场地,效率还挺高的。”一位正在场地里锻炼的村民说,他的儿子今年9岁,在原有的公共体育设施拆除之后,只能到距离家1公里远的地方打篮球,有时候回家晚了,会令他很担心,现在终于可以放心了。“一些村民也经常来这儿休闲,像我妈他们吃了晚饭就会过来,天气凉快的时候,还在这里跳广场舞。”

新的健身运动场地建成之后,李斌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再次留言,对于“解决力度、沟通态度、办理实效”都给出了五星好评,并对督办部门的积极作为表达了感谢。

李斌对于留言办理情况的评价。网页截图

李斌对于留言办理情况的评价。网页截图

除了从留言事项的及时受理、跟踪督办、限时办结等方面下功夫,内江市还整合信访、人民网网民留言、热线、社交媒体等多渠道数据,适时分析研判高频热点问题,变“被动应对”为“靠前服务”。通过分析网民诉求热点的时空规律,精准分析研判,提前采取措施,有效地发挥了数据驱动服务的前瞻功能。

例如,资中县在春运期间,提前对交通、物价等部门予以提示,切实加大运力,保障群众顺利出行;年末提前督促乡镇、民政、人社等部门将各类救助物资、款项以及工程款、工资款及时发放到位,有效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不断增强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实效性。

为推进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办实事工作,搭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近年来,内江推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

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设“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为民办实事”专栏,汇集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书记市长网上政务信箱、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6个网络渠道,实现群众诉求反映渠道“一屏尽览”,让群众诉求“一键直达”;

建立阳光政务“在线访谈”、“甜城连心桥”网聚甜城、政务开放日等线上、线下政民互动平台,回应公众关切、解答疑惑,鼓励网民积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贴近民意的政策和决策;

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环卫工人高温作业权益、农民工工资拖欠等热点、难点问题,严格执行疑难办件会商制度和重大特件处置规程,强化调查研究、汇总分析及制度建设,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满足“个体需求”向满足“群体需求”转变……

据内江市电子政务中心主任刘中惠介绍,内江先后制发《关于加强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根治欠薪工作六条措施》等文件,“目的在于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借助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等渠道践行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将群众身边的难事、烦心事办成暖心事,将群众的‘金点子’转化成推动事业发展的‘金钥匙’,这是我们的目标。”刘中惠说。(人民网 彭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