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记者刘玉 通讯员 常浩浩 )傍晚的夕阳留恋着大地的颜色,迟迟不肯离去。此时,正在子长市热寺湾便民服务中心姜家坪村果园里打工的李爱萍突然感到牙齿一阵阵作痛。自从几年前种牙后,牙疼就成了老毛病。
忍着疼痛干完活儿,她把一碗饭端在手中,这时候牙更疼了,甚至给她口腔旁边的肌肉带来麻木感。她想着,再忍一会儿吧,说不定过会儿就好了。
晚上9点左右,李爱萍实在难以忍受这份疼痛,果园负责人李永红知道情况后,第一时间拨通了热寺湾卫生院的电话。值班医生薛静静接到电话后,立即询问患者具体症状,初步判断为急性牙周炎。她随即开好相关药品,并第一时间向副院长蔡宝华进行汇报。当时,天色已晚,蔡宝华迅速带上已开好的药品和急救箱,一个人开车来到姜家坪村。见到李爱萍后,蔡宝华立即查看口腔状况,测量血压,并询问既往病史和之前用药情况,同时和值班医生薛静静进行视频沟通,从而进一步核实诊断为急性牙周炎。他将开好的药品交给李爱萍,现场进行用药指导。
过了一小时,李爱萍的症状明显好转,蔡宝华再三向她嘱咐了日常口腔保健和生活注意事项,才放心地回到单位。作为群众身边的“健康细胞”和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重要职责。去年,热寺湾卫生院开展家庭医师签约525户967人,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切实提高签约居民感受度和满意度。该院始终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通过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流动医院、对口帮扶、巡回诊疗等方式,带动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并紧盯“一老一小”和基础病患者、孕妇、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扎实开展精准服务、上门服务。同时,按照子长市卫健局要求,热寺湾卫生院每周到各行政村开展巡回诊疗,通过实施“流动医院+流动药房”模式和开展中医药诊疗,基本解决了群众看病出行不便问题。
“下一步,热寺湾卫生院将加强业务学习,派遣相关人员到上级医院或兄弟医院交流学习,并继续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协调更换先进医疗设备,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用饱满的热情为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热寺湾卫生院院长王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