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近年来,陇县坚持“党建+产业链”发展模式,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大做强“领头羊”经济,推动羊乳产业链提质增效。
坚持党建筑基,激活羊乳产业动力源。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以产业链12个基层组织为抓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积极开展非公企业“四强”党组织创建和“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年内党支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预备党员1名,产业链党委新纳统党员3名。抓好政策学习贯彻。组织党委委员及链主企业认真学习《陕西省乳制品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建设方案》《陕西省奶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和新修订的“十条”扶持政策,做到发展思路清、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措施有力。
坚持党建聚力,打好羊乳产业服务区。拓展产业服务空间。组建秦陇奶山羊产业联盟,与毗邻五县和省内6个奶山羊大县打造大集群,共促大发展。深化校地、企地合作,建成陕西羊乳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奶山羊大数据中心、优质牧草试验示范站。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牵头制定莎能奶山羊品种、羔羊培育等国家和省市级标准7项,发布团体标准52项。引进“羊博士”“羊硕士”10名,县镇村三级配备500多名专职畜牧技术人员,并通过定向培训、人才返乡等形式,培育了一批懂养殖、会管理、善经营的职业“羊倌”和能人大户。
坚持党建提质,跑出羊乳产业新赛道。推动产业生态发展。组织陕西峻成智慧牧业、金田地草业开展考察学习活动,推广裹包、氨化、熟化等处理技术,提升饲草加工利用水平,联合牧草试验站继续开展优质牧草试验示范活动,推动饲草多样化新模式,积极协调城关镇棱底下、河北韦家堡饲草配送中心建设。创新连农带农模式。推行“入股分红、分户扩群、基地带动、饲草种植、就业务工、入股分红、技术支撑”六种扶持模式,把群众嵌入产业发展链条。群众由一元养殖,扩展到种、养、产、销等多元化发展,实现了脱贫群众全方位融入大产业、嵌入产业链,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供稿:张洁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