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记者刘玉)4月23日,记者从延安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备受关注的《宝塔山保护条例》与《集中供热条例》正式亮相,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两部法规分别聚焦红色文化保护与民生供热难题,标志着圣地延安在法治化治理进程中迈出坚实一步,以法治力量守护“精神地标”,传递“城市暖流”。
会上,白改雄就两部条例的立法背景、意义、过程以及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宝塔山是其标志与象征,然而因多种因素存在保护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对其立法是多方面的迫切需求。城市集中供热是重要民生工程,但随着供热面积增加和大气污染治理,供热用热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制定相关法规十分必要。
市人大常委会遵循“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完成立法任务。《延安市宝塔山保护条例》共二十八条,对政府及部门职责、保护规划等多方面作出规定;《延安市集中供热条例》共六章四十七条,涵盖政府及部门职责、规划建设、供热设施、经营许可等多方面内容。
在答记者问环节,针对记者提出的关于《延安市集中供热条例》中政府部门职责、条例宣传贯彻工作、条例在惠民保障等方面规定,以及《延安市宝塔山保护条例》的特点、对宝塔山的保护方面、对延安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意义等问题,延永宏、贺冬梅、马啸分别进行了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