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四月上旬碧空如洗,两当县鱼池乡高标准农田涌动着青绿波涛。技术员在田间操纵着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对小麦实施"一喷三防"统防统治作业,为夏日丰收季织密防护网。
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破解农户防治难题。“清明前后正是赤霉病防控窗口期,合作社的飞防服务解了燃眉之急。”农户刘大叔看着无人机穿梭在麦田,脸上满是笑意,“以前这个时候得背着药桶下地,现在有村合作社的无人机喷防省时又省力。”今年春管期间,鱼池乡让“田保姆”服务到户,组织开展统防统治、代防代治、代喷代施等统一作业,提高“一喷三防”效率和效果。
“智慧翅膀”大显身手,科技支撑绿色防控。与传统人工喷洒相比,植保无人机通过北斗导航定位,空中精准作业,不仅避免了喷洒不均匀、踩踏伤苗等问题,还实现了病虫害防治与化学除草药剂的精准投放,无人机可以将药液随风下压,均匀地喷洒至小麦的叶片背面、根部,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可以更有效地遏制病虫害的发生。科技进步给农户带去便利,小麦的种植、管理、采收都实现了机械化,对农户来说是极大的方便。
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事的深度融合,正为“中国饭碗”注入新的守护力量,粮食安全逐步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跨越式转变,切实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供稿:李欣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