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雍城绿意续长卷,秦风古韵焕新颜。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以“千万工程”为引领,乘春时之势、聚干群之力,绣城乡融合新卷,全面打响城乡一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行动,让诗意栖居的愿景在阡陌巷陌间渐次舒展。
部署实打实。立足镇村治理实际,科学制定城乡一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清单,围绕“全域村庄清洁、重要节点提升、乡村驻地整治、农业基地治理、小韦河生态修复”5大重点领域,细化垃圾清理、入城口改造等17项具体任务,逐项明确整治标准、责任单位、完成时限“三要素”,实行“一任务一专班”,按照“镇统筹协调、村主体实施、网格末端落实”三级责任体系”,推行“单周调度、双周通报”推进机制,确保人居环境整治从“纸面规划”加速转化为“地面实景”。
成效显著。自整治行动启动以来,累计组织干部群众3000余人次投入攻坚,全域清理卫生死角1200余处,清运生活垃圾、建筑垃圾800余吨,完成20条背街小巷综合治理。同步推进小韦河流域“清四乱”专项行动,整治河道38公里,清理水面漂浮物2800平方米。实施入城口品质提升工程,新建花坛6处,补植绿化带1.2公里,修复破损路面800平方米。通过系统治理,城乡“脏乱差”痼疾有效根治,河道生态功能持续恢复,门户形象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改善成果切实转化为群众获得感。
管护有机制。坚持监管并重原则。压实网格管理责任,指导各村建立“四定”保洁责任制(定人、定责、定区、定时),将村庄全域纳入网格,确保村庄保洁全域覆盖、无缝衔接。强化重点路段管护,对纸郭路、G344国道等主干线实行“镇干部包段、村干部包片”二级包抓机制,加密保洁员常态保洁频次,安排人员加强夜间乱倒建筑垃圾巡逻,形成“线上布点、点在移动”的治理和监督机制。健全闭环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问题交办-限时整改-复核销号”流程,将整治成效与村级经费、评先树优挂钩,激发长效治理内生动力。
下一步,城关镇将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成果,通过打造“美丽庭院”示范带、发展庭院经济等举措,推动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让美丽乡村既有“面子”更有“里子”,让“千万工程”实践经验在城关结下生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