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3月11日,由汉中市镇巴县农业农村局和镇巴县长岭镇带领汉中秦南秋实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到陕西理工大学和市农技中心(陕西水稻研究所)对接产学研工作。
在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座谈会。陕西理工大学乡村振兴办、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水稻研究所、镇巴县农业农村局、原陕西理工大学生物学院院长李新生教授、汉中秦南秋实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加座谈。
会议总结了2024年镇巴山地梯田特种水稻种植示范和育种工作。大家一致认为,通过3年的探索,镇巴梯田的特种水稻示范初获成功,育种工作正在谋划。通过进一步的努力,完全可以形成镇巴特种水稻的产业链、价值量、创新链,打造镇巴水稻产业的新质生产力。这是落实市上“五个农业”的具体行动。
会议就镇巴山地梯田特色水稻产业“产学研”的下一步合作达成共识。确定陕西理工大学原院长李新生教授为镇巴山地梯田特种水稻产业发展项目顾问,陕西理工大学乡村振兴办为本项目的协调人,张晓娟教授为分子标记首席专家,食品风味化学博士陈小华为特种水稻香味首席专家,陕西水稻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李小刚为首席示范种植专家,汉中秦南秋实生态农业科技公司为项目载体,项目载体单位牵头协助首席专家拿出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和合作主体的任务,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项目任务。
陕西理工大学乡村振兴办表示,科技帮扶是对口帮扶的升级,是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相比消费扶贫帮扶更有意义,乡村振兴把将不余遗力支持本产学研项目。
张晓娟教授表示,陕西理工大学拥有国家一流的设备和一支高水平科研队伍完全有实力解决项目的技术问题。食品风味化学博士表示,完全可以剖析特种水稻的风味物质成分。水稻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李小刚表示,水稻所有着丰富的特种水稻种质资源和丰富的特种水稻示范成功经验,可以实现本项目的目标。
李新生说:“我们要认识到巴山山区的优势,汉中是中国最北缘的籼稻优生区,纵观中国大地,以镇巴梯田为代表的巴山梯田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资源,汉中特种水稻历史悠久,通过本项目实施,可以建立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形成不可复制的品牌。”
镇巴县农业农村局指出,企业是承载传统产业现代化的载体,是连接农户和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农业,将继续支持企业发展。(供稿: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