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今年以来,县农技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粮食安全决策部署,精准把握农时,精心布局,采取“四到位”举措,有力推进春耕备耕工作,为全年农业生产起好步、开好局,筑牢粮食丰收基础。
政策宣传与责任压实到位
县农技中心借“三个年”活动东风,组织党员干部奔赴基层一线,向农民群众详细解读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给农民吃下“定心丸”。专业科技人员深入村组,针对小麦、油菜春季田间管理以及马铃薯播种等关键农事,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为农业生产注入强劲科技动力。同时,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将粮食生产任务精细分解到镇、村,层层压实责任,构建起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全力保障粮油生产,力求实现春季农业生产“开门红”。
农技培训与农机保障到位
农技干部主动下沉田间地头,截至目前,已累计派出 106人次,举办技术培训会 25 场,发放资料 15200 余份,培训群众和农业生产主体达1790人次。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0.08万亩小麦与8.3万亩油菜苗情良好,为全年丰收筑牢基础。在农机保障方面,全面指导农机户完成各类农机具的检修、保养与调试,大力普及机具维修保养知识,对农事服务中心、农机大户、机手等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截至,全县已检修29台拖拉机、1017台微耕机、14台旋耕机。同时,借助广播电视、专业合作社、协会科普墙报等多元渠道,广泛宣传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营造出浓厚的春耕备耕氛围。全县春耕备耕工作全面铺开,且进度快于去年同期,19.6万亩马铃薯已播种19.1万亩,小麦、油菜的田间管理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农资供应与市场监管到位
2月24日至3月7日,县农技中心抽调技术人员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保春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强化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监管,加大对农资经营商店和镇村农资集散供应点的检查频次。截至目前,已检查农资门店56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在物资储备上,全县储备化肥2850吨、水稻及玉米良种 9.951万公斤、农药7.1吨,并设立20个应急配送点,确保农资及时供应到农户手中,不误农时。
试验示范与项目推进到位
县农技中心积极推进粮油绿色高效项目和“百千万”示范基地建设。去冬今春,在赤南、渔渡等镇建成5个油菜示范基地,面积达6000亩;在兴隆镇茅坪村建成200亩马铃薯冬早播示范点,在杨家河镇贺家山村建成100亩彩色马铃薯示范点,在三元镇茶和村、小洋镇毛垭村建成2个50亩马铃薯新品种示范基地,要求各镇均建设一个主要作物示范基地,目前粮油主推技术覆盖率已达95%以上。同时,全面部署2.62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任务,计划打造3个 200 亩以上的示范基地,其中包含2个100亩马铃薯-玉米-大豆一年三熟套种示范基地,各镇(办)也将建设1个100亩的示范基地,在示范基地建设中,注重技术集成与示范引领,规范种植技术标准。(供稿:刘兴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