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近年来,勉县法院紧紧围绕“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核心理念,以高质量司法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勉县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精准司法服务,为企业发展“强筋壮骨”
勉县法院高潮人民法庭辖勉县循环经济园区,园区内小微企业众多,这些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但在经营过程中,往往因法律意识淡薄、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面临诸多法律风险。为帮助企业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法庭主动出击,深入企业开展“法律体检”活动。 法官与企业负责人、法务人员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合同签订与履行情况,仔细审查各类规章制度。针对发现的问题,如合同条款不严谨、知识产权保护漏洞等,提出专业的法律建议,并为企业量身定制风险防控方案。 在走访辖区某企业时,法庭发现该企业在与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中,对货物质量标准和违约责任的约定不够明确,一旦发生纠纷,企业可能面临巨大损失。法官当场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合同条款完善的重要性,并协助企业对合同进行了修改。企业负责人感激地说:“法庭的法律体检太及时了,帮我们发现并解决了潜在的法律风险,让我们能更安心地发展生产。”
多元解纷,为企业纠纷“按下快进键”
在商业活动中,纠纷难以避免。为快速高效解决涉企纠纷,减轻企业诉累,勉县法院积极构建多元解纷机制。与当地工商联、行业协会等组织建立诉调对接合作关系,邀请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参与涉企纠纷调解。 今年1月,法院受理了一起因货款支付引发的买卖合同纠纷。原告A企业向被告B企业供应约定商品,被告无故拖延货款,拖欠长达一年之久。案件受理后,法官考虑到双方企业仍有继续合作的可能,尽快解决纠纷对企业至关重要。于是,启动诉调对接机制,联合工商联调解员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中,法官和调解员一方面从法律角度向双方阐释权利义务关系,另一方面从商业合作的长远角度出发,引导双方互谅互让。经过多轮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被告当场支付了部分货款,剩余款项也约定了明确的支付时间。这起纠纷从立案到调解成功,仅用了短短4天时间,双方企业对法庭的高效解纷赞不绝口。
善意文明执行,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执行工作是维护法律权威、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涉企执行案件中,勉县法院执行局始终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依法保障胜诉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甲、乙两运输企业因经营不善,拖欠丙供应商燃料款,被诉至法院。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经调查发现,甲、乙企业均有负债,但仍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前景。如果直接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执行措施,可能导致企业停产倒闭,不仅无法实现债权人的利益最大化,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为此,执行法官对甲、乙企业相关运输车辆仅采取活查封方式,其车辆还可正常运输生产,并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最终促成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企业以分期履行的方式偿还债务,同时,申请执行人同意在一定期限内给予被执行人企业资金周转的缓冲期,并在业务上继续给予支持。在执行法官的努力和执行局的正确引导下,被执行人企业逐步恢复生产经营,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仅用一年时间按时履行了还款义务,还实现了扭亏为盈。(供稿:汤飞 石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