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监督护航陕西省高质量发展

2025-01-03 22:07:51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  1月3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在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增强监督工作实效,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实,确保“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使职权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发布会由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赵永波主持。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法工委副主任田文平作情况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从会上获悉,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确定监督项目117项。其中,专项报告47项、执法检查18项、专题询问7项、跟踪监督11项、专题调研34项。

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人大监督全过程各方面

人民性是人大监督的基本属性。人大行使监督权的过程,就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就是维护人民利益的过程。省人大聚焦保障和改进民生、加强文化建设,以及强化对监察、司法工作的监督,坚持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出发点,把人民群众的关切作为着力点,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

落实改革要求,不断深化预算审查监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强化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监督。”新修订的《监督法》第三章对“加强财政经济工作监督”作了明确规定。省人大不断探索实践,勇于改革创新,从健全完善预决算审查监督制度机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强化政府债务管理监督方面持续发力,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不断提高备案审查能力和质量,履行宪法实施和监督职责

备案审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宪法性制度,也是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重要途径。省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备案审查工作制度保障不断强化、监督纠正力度不断加强、独特功效日益彰显,共完成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593件,纠正存在问题的规范性文件25件,从制度层面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敢于动真碰硬,用好用足刚性监督手段

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不断丰富和探索监督形式,充分运用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刚性监督手段,打好监督“组合拳”,实现全流程全要求全链条监督,不断推动人大监督与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着力增强监督实效。一是加强专项工作监督;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三是提升专题询问质效;四是持续深化联动监督;五是不断强化民主监督。

强化跟踪问效,扎实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

跟踪问效是人大监督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监督精准有效,避免监督空转、流于形式的关键所在。省人大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强督促落实,切实推动有关部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让审议意见办理从“纸上”落实到“地上”、监督从“前半篇”延伸到“后半篇”。

一是健全完善意见建议交办督办跟踪机制。对省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审议意见,由委员会和相关工作机构汇总审核后交“一府一委两院”研究处理,并在规定期限内反馈书面报告。进一步健全完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再审议机制,对反馈报告经委员会和相关工作机构审查后,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并印发常委会会议参阅。建立完善“问题清单交办机制”,在执法检查报告、专题调研报告中附问题清单、整改建议清单,连同审议意见一并交相关部门办理,确保相关问题逐步整改到位,推动“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答卷”。

二是积极构建闭环监督格局。紧盯监督问题整改落实,进一步健全完善闭环监督工作机制,确保监督有“回声”、整改见实效。积极探索打造“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监督链条,压实整改责任,督促相关部门加大整改落实力度,以问题整改效果检验监督工作实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