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2024年,宝鸡市凤翔区范家寨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坚持以打造特色农业大镇,建设优质苹果强镇为目标,推动全镇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力以赴守底线促振兴
全镇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以及全区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决策部署,健全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督促各村、帮扶单位、基层干部定期走访摸排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提高监测帮扶实效,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成立镇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专班。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下设镇防返贫监测帮扶办公室,统筹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
全面加强干部培训。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形式,分期分批对所有驻村干部进行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小额信贷、项目建设、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等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建立健全“防返贫网格化”制度。13个村监测示意图全部上墙,做到部署到位、任务清晰、标准明确、程序规范。设置防返贫监测网格员258人,全员接受“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自然增加信息更新和重点人群防返贫动态监测”等业务培训,监测队伍人员足、责任明、业务精。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按照“应兜尽兜、应保尽保”的目标,守牢防返贫底线。全年享受农村低保人数321户847人、城市低保救助2户2人,新增特困供养7人,申请临时救助6户15人;为865人申请发放外出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39.39万元;落实教育资助907人13.1925万元。落实“雨露计划”补助136人40.8万元;全年脱贫人口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7545人,视同参保1351人,“三类人群”参保率100%。按照应纳尽纳的原则,新纳入监测户9户29人,风险消除19户53人。
扛牢责任抓生产筑根基
种植任务全面完成。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坚决贯彻落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算好耕地、粮食、产业三本账,积极引导鼓励群众、新型经营主体种植粮食作物,保持耕地保持全镇耕地面积不减;完成小麦播种5.26万亩,玉米播种2.15万亩,高粱种植2413亩,豆类油菜播种530亩,小麦一喷三防等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9.2万亩。
发挥政策支农作用。全年发放耕地地力补贴577.97万元,救灾补贴资金3.31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0.1万元,小麦一喷三防补贴资金16.8万元,退耕还林补贴资金1.91万元;为种植高粱的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发放高粱补贴72.39万元,为29户脱贫户和监测户申请发放产业补助6.9万元。为10个村申报发放喷灌机、小麦宽幅沟播机13台。
畜牧养殖健康发展。全年发展生猪8600头(其中能繁母猪650头)、牛2400头、羊3800只(其中奶山羊990只)、禽类6万余羽、中蜂500箱。完成全年动物防疫任务,防疫率达100%,全镇未发生重大动物传染病的流行。
农机安全确保稳定。开展了全镇农机安全大排查和农机年检下乡活动,签订了农机安全责任书,共排查拖拉机156台,联合收割机139台,分类建立台账,问题逐个销号。
铆足干劲抓产业促增收
流转土地强基础。紧紧围绕“3+1”农业产业布局,督促指导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土地发展产业,把流转土地不少于500亩、鼓励超1000亩作为硬性指标,用于种植粮食。至目前,全镇13个村共流转土地15120余亩,其中3个村超1000亩,种植小麦玉米高粱实现收入50万元。
实施项目强支撑。2024年共实施财政衔接资金产业项目5个,投入资金650余万元。为盐坎村、双冢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购置农业机械30台(件),新建粮食仓储库600余平方米,在湫池庙村新建苹果分拣线操作大棚400余平方米,全镇按照全区苹果产业“一稳二改三减四提升”思路,始终以“建园上规模,管理上水平,品质促品牌,营销促增收”为目标,落实400万元衔接资金实施苹果品种改接、肥力提升合计6000余亩,大力推动全镇苹果产业提升增效,有效提高了果品品质和生产效益。
谋划项目助发展。2025年精准包装谋划了10个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其中,产业发展项目6个,预计投资1582.2万元;基础设施项目2个,预计投资166万元;亮化项目2个,预计投资136.2万元。
人居环境抓整治旧貌换新颜
统一思想认识。各村提高认识,切实担起主体责任,从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脏乱差”问题入手,聚焦村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开展全方位整治。强化“五边”整治,做实做细各项工作,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持续走深走实。
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强宣传、改习惯、建机制、共参与”强化基层组织凝聚力,加大宣传,形成党员群众齐上阵的浓厚氛围。通过广播会、微信群等方式,引导群众对房前屋后的杂物进行清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构筑“党支部引领、群众共参与”的长效环境整治工作格局,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形成常态,打造美丽宜居村庄。
提高工作标准。结合镇区特色,提升目标定位,提高整治标准,建立长效机制,对照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标准,深入推进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人居环境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全年投入21.7万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出动各类机械286台次、投入劳动力8540人次、拆除乱搭乱建26间、清扫道路568.4公里、清理村内沟渠443.4公里、清理生活垃圾1145吨、农业生产废弃物110吨、清理三堆三乱283处。共拿出4.9万元对全镇十三个村分为三个档次进行奖励补助,一档村3个各奖补5000元、二档村4个各奖补4000元、三档村6个各奖补3000元。
2025年,全镇将持续认真贯彻中省市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乡村振兴为统揽,发挥地域优势做强苹果特色产业,按照全区白酒产业发展规划扩大高粱种植面积,实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供稿: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