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紧张与期待,我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第一次下井工作,参与神南产业发展公司搬家中心驻矿项目部的煤矿设备安装任务。这段经历如同一把独特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地下工业世界的大门,让我收获颇丰,也感慨万千。
初下矿井,忐忑迎未知
下井前,召开班前会。会后,大家各自去到更衣室,换上厚重工作服、戴上安全帽,配上矿灯、自救器,装备上身那一刻,新鲜感被紧张取代。换完衣服后,大家有序地进行安检,然后坐上人车。乘坐人车缓缓前进,耳边是呼呼的风声和设备运行的嗡嗡声,狭小空间里的幽闭感与对未知工作环境的担忧交织。走了将近40分钟的路程,车稳稳停下,迈出那一步,眼前豁然出现一个庞大、忙碌却秩序井然的地下世界。纵横交错的巷道灯火通明,犹如一座地下城堡的“交通脉络”,运输车辆满载着设备、材料穿梭其中,矿工们的身影在灯光下匆忙而坚毅,或搬运重物、或调试器械,每个人都专注于手中的活儿,热烈而充满干劲的氛围扑面而来,驱散了我内心不少的紧张。
协作铺缆,汗水铸成果
我的第一项任务是协助老师傅们铺设电缆到指定位置。看似简单的工作,实则挑战重重。电缆不仅沉重,且体积大,在狭窄的巷道转弯,前行都极为不易。前辈们熟练地喊着号子,指挥着众人发力,我努力跟上节奏,双手紧紧抓住电缆,肩膀承受着沉甸甸的压力,双脚在满是煤灰和积水的地面上使劲蹬踏,每迈出一步都伴随着粗重的呼吸。在这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绝非一句空话,每个人的力量汇聚一处,如同紧密咬合的齿轮,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如雨下却咬牙坚持,终于将电缆铺到指定地点,那一刻,疲惫中满是成就感。
在安装现场,我还见识到了技术与经验融合的魅力。老师傅们手持工具,精准地调校设备的安装角度、拧紧一颗颗螺栓,眼神专注得仿佛周围喧嚣的世界都与之隔绝。我负责递工具、近距离观察着复杂的设备构造和精细的安装流程,从液压支架的精确对接,到电气线路的有序铺设,每一步都关乎设备后续运行的稳定与安全。面对棘手的安装难题,他们不慌不忙,凭借脑海中丰富的“技术宝典”和多年实践摸索出的窍门,巧妙化解,让我由衷钦佩,也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积累经验,早日成为像他们这般独当一面的能手。
坚守磨砺,深掘奋斗章
井下工作并非一帆风顺。长时间身处潮湿、煤灰弥漫的环境,呼吸中满是刺鼻的气味,汗水湿透衣衫后黏在皮肤上,带来阵阵不适;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让肌肉酸痛不已,身体仿佛到达极限。但环顾四周,前辈们毫无怨言,默默坚守岗位,用行动诠释着神南搬家人的“四特”精神,我又怎能轻言放弃?于是,我调整状态,克服身体的疲惫与心理的惰性,继续投入工作。
历经数小时的奋战,当天任务初步完成,看着崭新的电缆在巷道中整齐排列、蓄势待发,心中满是自豪。这次下井工作,于我而言是一场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历练。它褪去了我身上初出茅庐的青涩,让我懂得在艰苦环境中坚守职责、磨砺技艺;明白了煤矿事业背后凝聚着无数平凡人的不凡付出,每一度电、每一块煤都承载着矿工们的汗水与智慧;更领悟到安全为基、协作至上、技术立身的工作真谛。
未来,我将以此次经历为起点,扎根这片黑色土地,汲取知识养分,为煤矿的高效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地下深处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供稿:郭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