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南产业机电设备维修中心打好降本“组合拳”,交出增效“好答卷”

2024-12-23 17:40:47 来源:西部决策网

今年以来,神南产业发展公司机电设备维修中心采掘车间秉承“过紧日子”思想,把好“降本关”,打好“增效拳”,持续在创新突破、修旧利废、外委转自修、外购转自加工等方面全面发力,以实际行动交出降本增效双赢“答卷”。

20241223174151677-14-cc5cc.jpg

创新引领 破解难题增动力

“采煤机远程动力载波通讯改光纤通讯需要加装一个485转光纤收发器。”“还需要更换一件新的单模交换机。”趁着休息间隙,电工班班长李海雄和技术员王宇航讨论着久益采煤机与JOS电控箱之间的光纤通讯改造方案。

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金点子”,让设备生产效率更高的同时又能大幅度地减轻大家的劳动强度,已经成为职工们茶余饭后最“潮”的话题。 

该车间以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采煤机、梭车等承修设备,从智能化改进、工效提升、安全防护入手,全年完成采煤机电控箱检测装置研发、EKF采煤机变频器与牵引电机集中化测试研究制作、电液控强力拉拔装置研制等30项技术创新的研发应用,解决采煤机遥控器测试手段提升、采煤机PLC程序互不通用等4项技术难题,并获得公司第九届“众创节”科技工作先进车间,为采掘设备精益维修注入强大动力。

20241223174152019-93-2f1be.jpg

严控成本 修旧利废创效益

“通过对破碎滚筒破损的端盘、齿座等进行气刨分解,更换相应配件并重新组对焊接,一个个破碎滚筒便重获新生。”焊工班班长赵敏涛自豪地说。

“看看我们的这些配件,架子上摆放的牵引块、固定螺栓是从废旧物资中挑拣检测、镀锌修复出来的,这个电磁换向阀是从几台报废的阀组拆卸下来的,还能继续使用的零部件翻新组装出来的……”钳工班班长李涛宇如数家珍。 

职工的积极性源于该车间创新实施的“135”成本管控实践,车间将换下来的废旧阀组、破碎滚筒、支撑滑靴等备品进行统一定置摆放,并将员工充分调动起来在废旧物资里“淘宝贝”。全年已完成修旧利废64件,节约费用317万元。

“我们将降本增效超额奖励全部落实到干实事的职工个人身上。”该车间经理梁忠峰介绍道:“多劳能多得,大家在不耽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主动学本领、降成本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20241223174152291-29-7c00c.jpg

深挖内潜 由“外”转“内”吃红利

“自制一套顶护板,节省采购成本27万元;自制一件顶护支撑架,节省采购成本7.5万元;自修一台运输减速器,节省外委成本3.8万元”该车间技术员边测绘边算账,不断攀升的数字,让他乐开了花。

该车间按照“能自修绝不外委,能自制绝不外购”的原则,深挖内部维修创效潜力,对各机型各部件需要加工的配件进行测绘留底,并积极进行试样加工,对满足技术要求的配件进行自加工替代。同时,针对图纸短缺等问题,持续收集技术资料,积累技术工艺能力,突破自修技术壁垒。

某矿EML340型连采机检测资料严重短缺。面对结构件的孔修复、大量的自制件,车间毅然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检测员对实物及配件进行逐一实测,参考实测尺寸数据并结合孔轴配合要求和标准公差等级进行尺寸链计算和公差设计,顺利完成该型号连采机自主维修的突破。

20241223174152605-37-ca560.jpg

全年已实测收集MG750采煤机、EML340连采机等设备壳体及内部件的尺寸资料150余份,设计绘制采煤机破碎滚筒端盘、截割滚筒端盘水道等加工图纸130余份,完成外委转自修54项239万元,外购转自加工70件124万元。

目前,采掘车间正以“拼”的劲头,严控指标,深挖内潜,持续抓好降本工作,有力实施增效举措,以满弓紧弦的姿态冲刺2024年“最后一道关”。(供稿:王得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