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绘画,很多人脑海里最先浮现的,想必会是画院里颇负盛名的画师,亦或是高等美术学院里艺术气息浓郁的教授……千百年来,人们似乎理所当然地认为,劳动人民与绘画艺术是绝缘的。
然而在陕西户县(2017年9月9日正式更名为鄠邑区),有一群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凭借那双祖祖辈辈与庄稼打交道的手,创作出无数浪漫稚拙、生动朴实的画作。这一被称为“户县农民画”的独特绘画形式曾火遍艺术圈,成为最早的“群众美术”。
起源于民俗绘画的户县农民画诞生于1958年,与当地戏剧、民间社火、龙灯等民间艺术一脉相承。户县出土的古老石器、彩陶、青铜器中,都能窥见这种古老绘画艺术的踪影。
农民画,顾名思义,它的成员组成大部分都是农民,还有民间的老艺人——搞剪纸的、画庙画的、画香纸画的,喜爱民间美术的人员,涵盖了老中青各个年龄段的农民。新中国成立后,怀着对生活的希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们拿起了画笔,山乡的村村落落画满了壁画,泥泞崎岖的街道是天然的画廊。
作为户县农民画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丁济堂长期办学习班,学习班不在校园里,而是在工地上,画第一线的劳动场面,画自己熟悉的生活。没有上过专业的院校,只画天画地画自己。
他们不遵循传统绘画的色彩规则,只以内心的感受和直觉为导向。农民画质朴,总以“笑脸”相迎;农民画喜庆,大多是歌颂;农民画鲜艳浓烈,用强烈的色彩表达情感,不同的色彩相互碰撞交织,带来“直截了当”的视觉冲击力。
1970年至1980年,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一些专业美术老师来到乡村教学,在“画记忆、画现实、画理想”的朴素创作思想指导下,拥有民间美术积淀的农民画作者画出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思想感情及理想追求。
草木蔓发,燕儿呢喃,碧绿的麦田一望无际,头戴白巾、手拿铁铲的农村妇女们排成一列在田间劳作。她们当中有的翻土锄草,有的将小石子扔出,姿态各异。这是农民画家李凤兰1973年创作的农民画作品《春锄》中的场景,这幅作品曾在北京展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1974年,国家邮电部发行6枚《户县农民画》特种邮票,《春锄》就在其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户县农民画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文艺界,民间美术界在新艺术思潮的冲击之下发生着巨大变化。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创作相比,这一时期的农民画吸收剪纸、皮影、漫画等民间艺术手法,开始注重画面的立体效果,并借鉴国画和西方绘画的艺术风格,向现代民间绘画积极转变。
例如,雒志俭在《两邻家》中开始采用透视手法,增强画面立体效果。在画中,母亲和隔壁大嫂在墙头上说悄悄话,一位妇女忙不迭地捡起撒在地上的豆子,引得鸡群们着急忙慌地啄起剩下的豆子,另一位胳肢窝里夹着吃奶娃的妇女则在一旁伸长了耳朵。微妙的邻里关系不言自明,仿佛能一瞬间挣脱画布,呼之欲出。
王景龙的画作则构图更为奇特,极尽夸张变形,其作品《看戏》《正月十五》《丰收鼓》等在国外展览时,被当地媒体誉为“中国的毕加索”。
在2000余名的农民画作者队伍中,骨干作者有300余人。作者队伍中先后涌现出的还有刘志德、樊志华、刘知贵、王文吉、潘晓玲、曹全堂、张青义、闫玲玲等一批著名农民画家,同时创作出了《老书记》《公社鱼塘》《业大更勤俭》《顺风》《洗布》《吉日》《看戏》等一批农民画精品。
这些生动反映农民农村生活面貌的作品无不扎根于大地,其朴实的泥土般清新的美感扑面而来。没有学院派的条框,没有雕琢与修饰,似乎在农民画家的眼中,世界本身就是这般绚丽多彩,充满无尽的活力和热情。
这些成绩的取得,奠定了户县在全国民间绘画画乡中的龙头地位。1988年,户县被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户县农民画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农民画乡之一,被视为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
农民画构图饱满,饱含农民对每一寸土地的真爱;农民画内容诙谐有趣,展现中国广大农村的风土人情;农民画色彩浓郁鲜艳,再现农民奔放粗犷直爽的性格。作为艺术,它真正呈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如今,行走在户县精品艺术乡村文化旅游线——“八号公路”,以农民画《老书记》为灵感的巨幅墙画早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画中的基层干部老书记,手持火柴正准备点燃烟斗时,目光却牢牢锁定在书本上,其全神贯注的学习姿态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而在公路沿线的鄠邑区蔡家坡村,墙壁上同样描绘出诸多为村里做出贡献的人物。一幅幅将传统农民画与当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壁画,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一幅画中,一位老农捧起一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满脸笑容,这正是以村里前任支书王岩为原型创作的。多年前,他引领村民们种植葡萄和猕猴桃,为大家开辟了一条致富的新道路。
诞生于乡土中国,植根于民间文化,与乡村社会的变迁紧密联动,既是农民画特殊的文化基因,也是其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显著特征。每一场社会变革,每一次文化和经济转型,都会投射到农民画作品中。
西安市鄠邑区农民画博物馆馆长王文吉说:“农民画最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看到一幅农民画,我们就清楚地知道它反映了哪个地域、哪个时代下的中国农村,这是最‘接地气’的地方,也最能打动人心。”
四十余年来,户县农民画经久不衰,生机勃勃,成果丰硕,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已经成为鄠邑区的一张新名片,并且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据统计,户县农民画累计有600余件作品被国家和地方美术馆收藏,2500余件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9000余件在68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数万件被国际友人和国外博物馆收藏。此外,户县农民画还多次举办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展览和交流活动,为推动我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画产业的发展,通过强化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设立“户县农民画文化研学基地”和“户县农民画民间艺术大师工作站”,并与多所高校合作,培养和提升农民画人才的艺术技能。
在保持传统的同时,户县农民画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除了汲取传统艺术的营养,艺术家们也积极融入现代审美观念。为更好地推广户县农民画,政府鼓励企业投资文化产业,开设画廊、艺术品交易所等机构,为农民画提供更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
出生于西安市户县孝义坊村的白瑞雪,在农民画家父亲白绪号的感染和熏陶下,自幼随父学画,掌握了扎实的农民画艺术基本功,在农民画艺术的大地上,她茁壮地成长起来。不仅汲取了父亲绘画风格上的“营养”,同时“生长”出自己的绘画风格,成为新时代户县农民画的优秀传承人。她在这个讲究“跨界破圈”的年代,户县农民画也做了一系列新的尝试。例如,白瑞雪开发了一系列农民画文创产品,包括钥匙扣、笔记本、水杯、儿童绘本等。这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目前,鄠邑区建立了多个农民画庄和农民画创作培训辅导站,每年举办写生、创作等培训辅导活动,不仅提升了农民画的艺术水平,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通过举办农民画艺术节等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农民画的影响力,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欣赏户县农民画的窗口,有力地促进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
鄠邑区东韩村将农民画经营和旅游业结合,推出了“进农家院,吃农家饭,看农民画,体验农家生活”的独特旅游招牌,实现了文旅双赢。
一幅画就是一段振兴故事,就是一段乡风文明的结晶。户县农民画不仅在保护和传承中焕发新生,还通过文旅融合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户县农民画不仅推动了乡村文化的发展,也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户县农民画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从田野走向世界,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民间艺术发展史。记录了农村的生产劳动和民风民俗的农民画,不仅仅是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艺术,亦是陕西文旅产业的重要品牌。
在过去的40年里,户县这片土地上“长”出的农民画家数以百计,在“繁星闪耀”的世界民间艺术之“林”,户县农民画早已成长为其中不可磨灭的一颗,这是中国农民的自信,也是中国文化的自信。(文/贺娇)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