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派出所,面对最多的不是犯罪分子,而是群众的家长里短。11月15日,公安长安分局子午派出所来了一位送锦旗的群众。他说,因为民警李鑫和叶龙佳的用心调解,一起原本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最终被成功化解并撤诉。
“调解能手”解开邻里大矛盾
李鑫是子午派出所的“调解能手”。他说:“穿上警服,你就是群众最信任的那个人。”现场记者看到,送来的锦旗上写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促居民和谐”。
据介绍,这起纠纷源自邻里间因盖房导致邻居家鱼池、墙面开裂而起。原本两家坐一起好好说,就能解决的问题,却因言语冲突,上升到肢体冲突,并且报了警。子午派出所出警后,按照相关规定,治安拘留了打人的一方,但伤者的医药费、另一方的损失等后续问题,还得靠调解处理。
子午派出所所长倪旭建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希望邻里间能化干戈为玉帛,农村宅基地,一住就是几辈子,邻里和睦很重要。所以安排了‘调解能手’入户调解。”
从今年夏天持续到初冬,调解过程并不顺利。矛盾最激烈时,受伤一方已诉到长安区法院。但李鑫和叶龙佳两位民警没放弃,隔三岔五就和村干部一起分头给两家做思想工作。
在民警的持续努力下,起诉方终于“松口”了。后来,李鑫撮合两家坐在一起。通过一次次、一点点,用热心融化了两家的隔阂,最终促成他们签署调解协议。签字落笔的当日,起诉方主动去法院撤诉了。
民警加入村民群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近两年,子午派出所一直在探索基层治理新方向。秉持让群众“皱眉来,舒眉走”的信念,网格民警加入村民群,坚持将纠纷抓早抓小,应调尽调。动态关注村民舆情,妥善处置潜在矛盾,排查各种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第一时间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李鑫调解的另一起矛盾就是从村民微信群里发现的。“那天我下班后,看见一个村民微信群里有几十条信息。细看是一场轻微交通事故的争执,后来两人从对骂上升到要上门动手了。我感觉不对劲,当时就联系了村干部,第二天一大早便约见了两位当事人。”李鑫说。
在这起矛盾调解中,身为民警的李鑫依据交通法规,给两位当事人“断官司”。整整一上午,两人从见面时的面红耳赤,到最后心平气和签署调解协议,一场可能发生的肢体冲突矛盾纠纷被李鑫及时发现并化解。
据悉,子午派出所民警每人都加了十几个村的村民群。民警王小强调解的一起兄弟争宅基地纠纷,也是从微信群发现的。据介绍,这起纠纷因哥哥长年在外,多年前弟弟已在兄弟二人共有的宅基地建造房屋,并为父母养老送终。近期哥哥返回后,两人因宅基地起冲突而大打出手,村里也没法调解。发现这一情况,王小强及时跟进调解。
“农村,最难调解的就是宅基地纠纷,又是兄弟俩,各执一方、寸步不让……”通过深入走访,调解中,王小强重点围绕骨肉亲情开导劝解。在王小强持续数月、苦口婆心地劝解下,兄弟二人已愿意做出让步。“等具体细节谈好后,这个‘结’也就有‘解’了。”王小强笑着说。
“家长里短、邻里矛盾、琐事口角,日常生活中看似 “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解决不好很容易就上升到治安问题。”倪旭建说,为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入村开展调解时,民警会顺手给村民们发放法律知识传单,开展法律宣讲。
坚持“预防为主、调防结合”的工作思路,子午派出所通过积极开展法治教育,切实提高群众法律意识,确保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据统计,今年以来,子午派出所已在辖区开展集中宣传10次,线上推送宣传信息200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调解群众矛盾纠纷70人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文/图 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