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南救护大队:满弓紧弦决胜攻坚 打好年度收官战

2024-11-19 15:49:56 来源:西部决策网

进入四季度,已是棋到收局、赛近终点。决心要打好这场硬仗的神南救护大队已然做好准备,持续从人才培养、安全管理、创新创效等多点发力,以决胜之姿全力冲刺年度任务,交出完美收官答卷。

20241119155159975-65-3ae5d.JPG

科学规划,打造人才培养平台

 2024年,1人被中国煤炭行业协会命名为2024年度煤炭行业技能大师。3人被授予“陕西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开展专兼职救护队员培复训19期,1367人,为进一步加强大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地方煤矿安全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队始终锚定“育人、选人、用人”三个关键目标,注重指战员“四项素质”提升(业务素质、实操素质、实战素质、心理素质)。利用“师带徒”“小讲堂”“十分钟”教育、技术比武、双盲演练等形式,培养指战员知识功底、专业功夫、技能功夫,实现“一岗多能、一专多能”。选拔业务技能基础较好的指战员,纳入技术人才培养范围,深挖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艺传承、核心岗位人才培养优势,培养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技术人才,明确培养目标,制定针对性强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调动指战员学技术、懂技术的积极性。开展指挥员战术运用及事故案例研讨,CAD制图竞赛及高空心理素质、VR仿真模拟训练,强化指战员业务素质,提升应急救援能力。通过“旬检、月查、季度验收”模式指导驻矿中队开展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不断提升队伍人员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季度,大队将持续坚持人才分层分类培养体系,不断搭建培养平台,激发人才创新创效活力,提升人才实际操作能力,系统化推进人才培育工作,全力建好人才“蓄水池”,助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41119155200060-17-962c7.JPG

警钟常响,推动安全强化管理

 截至目前,累计为服务矿井职工开展自救器“盲戴”考核培训242队次21988人次。组织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202次,查出隐患606条;组织观看“历史上的今天”等事故案例学习36次,6393人次参加…… 

 该大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守战备值班“红线意识”,严格落实24小时战备值班、领导带班、跟班制度。不预先通知演练时间,不预先通知演练科目,开展“双盲”应急救援演练,着力检验和提高指战员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严格按照“先辨识评估、后施工作业”原则,制定安全技术工作行动计划、安全措施和风险评估报告,配合各服务矿井开展密闭启封、安全监护、反风演习等工作,保障了服务矿井安全生产。通过“线上授课+专题讲解+演练示范+实操考核”的形式,对服务矿井从业人员佩戴自救器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与考核,确保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实施自救互救。

 同时,该大队将继续以严抓、严管、严考核的工作原则,持续坚持领导班子带头深入现场查隐患、排风险,堵漏洞、补短板。持续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做到“细”排查、“实”整治、“严”督办,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20241119155200084-74-eb04d.jpg

创新驱动,创效之路行稳致远

 神南救护大队采取“学+讲+带+研”四位一体创新机制,通过开展创新案例学习、技术创新研讨、大师带徒等活动,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矿山救援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相继出台了《科技工作管理办法》《年度科技创新工作计划》等工作计划和管理办法,不断将创新工作落到实处。 

 该大队充分利用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优势,成立党员项目攻关小组,扩大技术创新研讨人员参与范围,通过交流学习的方式,探索矿山救援创新的新思路,引导全员参与创新,营造“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氛围。同时,加大与科研院所、装备生产厂家交流合作力度,立足救援能力提升,深挖救援装备性能提升、新装备研发创新项目,提高创新项目的“含金量”,利用合作方渠道优势,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截至目前,先后完成技术创新及岗位创新项目16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科技论文14篇。

 下一步,神南救护大队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激发技术骨干提速自主创新,通过项目“摘标”、课题研究、技术改造、总结提炼等方式,逐项逐件突破技术壁垒,用实际行动为企业助力加码。(供稿:姬宸慞 任柳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