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丝路”织出西安商贸繁荣新图景
10月30日,西安直飞巴黎的首班客运航线顺利通航,前一日,海南航空宣布将在12月3日开通西安直飞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即将投运。空中航线的持续织密,不仅打开了西安对外开放的“黄金通道”,更按下了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加速键”。今年前三季度,西安自贸培育形成55项创新案例,其中4项被国家层面肯定;西安市进出口总值达到3049亿元,同比增长15.7%。本土企业积极“产能出海”,加速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展开多领域合作,西安正以全新的姿态,奏响丝路商贸繁荣的乐章。
01
空中航线持续织密
西安作为向西开放的重要前沿,陆港与空港搭建起对外开放的“黄金通道”。
空中航线加速“织密”中。10月30日,直飞巴黎航线顺利通航。另据海南航空宣布,直飞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即将开通。今年以来,已有直飞越南河内、胡志明市、泰国苏梅岛、意大利米兰等多条国际客运航线开通或复航。
其中,6月开通了飞往撒马尔罕的航线,标志西安实现了中亚五国七城航线全覆盖。“这是通达世界的国际枢纽和全球创新资源接驳地,也为中亚地区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陕西自贸试验区相关人士表示。
货运航线亦持续“上新”,今年先后开通了西安至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列日、布达佩斯的全货运航线,至法兰克福、巴黎、伦敦、芝加哥等地区的全货运航线已在开通计划之列。
与此同时,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已从工程建设阶段全面转入投运准备阶段。据悉,项目投运后将保障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航运保障能力、货运承载能力及运行效率上将再上一层楼。
截至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已累计开通390余条客货运航线,其中全货运航线48条,可通达全球43个国家、88个主要枢纽和经济旅游城市,基本形成“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航线网络格局。
航线加速布局、基建设施升级完善,开辟了西安与世界对话的“窗口”和“通道”,更按下了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加速键”,为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优化对外开外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02
丝路商贸再提速
从航线完善的广度和密度观察,“空中丝路”的推进与拓展,弥补了西安不沿边、不靠海的商贸短板,为西安乃至陕西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出口导向型产业,以及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提供了发展机遇,推动本土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并融入国内大循环。随着国际运输通道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开始“产能出海”,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展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产能合作。陕汽集团在1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成本地化工厂,产品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隆基绿能业务遍及150余个国家,单晶硅片和组件销量、市场占有率均居全球首位。
图源:西咸新区
在此进程中,自贸试验区着力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供给,持续深入推进制度创新。
譬如,创新国际货物24小时机坪“直提直装”新模式,对抵港前已完税的非开箱查验类货物,在飞机进境前提前办理报关申报、单证审核等手续,货物运抵后,核对海关放行信息,即可在机坪直接提货装车。该模式实现了国际货物24小时“随到随提、随到随装”,极大地提高了货物周转效率。物流成本相较于以往降低了30%,货物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也大幅降低。数据为证,西安外贸市场主体数量近年来以10%的速度持续增长,对外贸易规模从1000亿跃升至4000亿。今年前三季度,通过西安航空口岸申报的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31.3%。贸易更繁荣,开放不止步。根据《空中丝绸之路新起点建设方案(2023—2035)》,到2027年,西安将初步形成联系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重要通道;到2035年,空中丝绸之路(西安)新起点全面建成,成为向西开放的国际航空运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