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记者刘玉 通讯员 白杨越 党星宇)路美民心畅,路通百业兴。乡村道路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大动脉”,也是关系农村群众便捷出行的重要保障。今年,黄龙县崾崄乡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抓住2024年以工代赈的政策机遇,启动黄龙县崾崄乡北崖子至双庙村生产道路建设以工代赈项目,共硬化道路3公里,新建拱桥一座以及道路旁排水沟渠,为崾崄乡产业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崾崄乡巧妙运用以工代赈的“金钥匙”,开辟出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通过组织项目周边群众积极参与劳动,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直接的经济收益,实现了家门口务工,还显著提升了群众的收入水平。这条通村道路的硬化工程,作为关键性基础设施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随着道路条件的改善,客商流量显著增加,为玉米等农产品的销售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有效解决了销售难题。同时,这一变化也优化了当地的营商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条路没修前,下雨下雪就变得泥泞得没法走,我们村种植玉米是主要收入来源,这路太难走了,也没有客商愿意进来收玉米。现在道路修好了,今后无论出行还是秋收都方便了许多,玉米再也不愁卖了。”太地塬村双庙组村民王赛平说道。
今年以来,崾崄乡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将“千万工程”深化实施、和美乡村构建以及农民增收促进作为核心工作要点,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科学原则,紧密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的优势,运用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精心布局项目规划。下一步,崾崄乡将继续深化各项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激发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