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勉县武侯镇“一二三”工作法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

2024-10-14 08:43:42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 今年以来,勉县武侯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总体目标,以“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为平台,化解多起纠纷问题,有力护航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社会安全稳定。

20241014084919525-46-b1576.png

建立一个平台,让反映问题“有处说”

按照市县政法部门工作安排,武侯镇结合自身实际,整合各办所中心、驻镇单位等资源,建成武侯镇“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集问题反映、信访接待、纠纷调处、法律咨询于一体,及时接待答复、协调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彻底解决办事群众“找不到门”、反映问题“无回音”等问题,确保各类矛盾纠纷依法依规及时解决,让办事群众“只跑一趟”。

20241014084919365-19-9b2eb.jpg

20241014084919478-36-57dab.jpg

建立二套机制,让群众问题“有人管”

武侯镇辖16个村(社区)、186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域面积16014公顷,山区群众居住普遍分散且偏僻,为解决山区群众反映问题跑路难的问题,武侯镇一是建立“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网格长(员)”的四级网格管理服务机制,村“两委”干部及网格长(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通过“面对面”听、看、说、劝,将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内,同时,邀请包村领导(干部)做好政策解释,确保纠纷平稳化解。二是构建“上下贯通、多方联动”的多元调解调度机制。对于简易矛盾纠纷,由村(社区)干部当场调解、就地化解;对于一般复杂问题,由镇平安办统筹,包村领导包抓,相关涉及办所中心参与,共同开展化解;对于特别复杂问题,由镇党委、政府牵头,相关办所中心联合派出所民警、法律工作者、法庭法官等资源力量集中研判、攻坚化解。

20241014084919558-94-c59a3.png

建立三支队伍,让解决问题“有力量”

伴随经济发展,群众身边的纠纷问题不再局限于婚姻家庭、邻里关系,还涉及经济纠纷、山林土地纠纷、人身伤害赔偿等各方面,为妥善且专业地解决这些纠纷,武侯镇一是整合“两代表一委员”等力量,以镇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为载体,打造“两代表一委员”履职“新平台”,充分调动“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收集群众的心声和诉求向镇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反映,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人大工作重点,积极集民意、汇民声、解民忧。二是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基层法庭、村(社区)调解员等力量,成立武侯镇矛盾纠纷调解队伍,针对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各类纠纷,调解员们运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再结合本地生活习俗,运用村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化解各类纠纷。同时,完善好调解员信息库,公开调解员的基础信息,方便群众在遇到纠纷时能第一时间联系上调解员。三是整合村级“五老”人员、志愿者等力量,组建一支知村情、懂法纪、会调解、有威望的调解队伍,面对一些生活琐事引发的小纠纷,调解队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将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初期。

及时排查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是提升群众幸福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武侯镇将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继续全力以赴做好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供稿:张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