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今年有了这个村集体经济茶叶加工厂,现在的日子好过了哦。”刚售卖出去茶叶的张大妈高兴地数着“红票票”说,最初,村上提出要建设加工厂时,大家曾怀疑它能不能成功,让大家多挣点钱。后来,包村干部、村干部上门给大家做工作,让我们不要担心。”每每谈到这里,他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马头岭村集体经济茶叶加工项目于2023年8月份启动,投资110余万元建设加工厂房400多平方米,40余万元购置茶叶加工、烘干设施,2024年4月5日正式投入试运营。
走进车间,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杀青、发酵、揉碾、烘干、提香…机械轰鸣声中,每一道制茶工序都在为美好生活流淌着汗水的马头岭村人操作技艺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该加工厂建成以来,第一年就实现了17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年产值达3余吨,带动150户村民年增收1500元以上”马头岭村支部书记说道,我们主要生产精品毛尖、炒青,预定制作仙毫(价格可面议),部分茶农还可以将采摘的新鲜茶叶送到这里,加工成干茶,然后自销。”
“以往村民们主要以自主采摘出售鲜茶叶为主,毛尖无人收购,炒青在小作坊加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品质、口感不佳,还很难卖上好价钱。如今加工厂‘一条龙’的收购、生产提升了效率和品质,满足了消费者的各种需求,还降低了 成本,帮助他们打开了销路。”马头岭驻村第一书记说道。
“马头岭村,全县海拔最低、日照充足、气候温润、土壤富硒。种茶、制茶历史悠久,上世纪90年代就建立了村茶叶加工厂,但因加工技术落后、品质无法保障、销售渠道狭窄,将村茶叶加工厂转包了出去。”马头岭村支部书记说,“后在退耕还林中,村委会动员农户连片种植茶树,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茶树种植技术标准和要求,不得使用任何化肥、喷洒任何农药,聘请农业技术员对农户进行指导,现已建成约0.7万亩的高山生态茶园。”
当你漫步在马头岭村高山生态茶园里,只见满坡茶树连绵起伏,横看就像一条条飘飞的碧绿绸带,侧看好似起伏的波浪。每年的清明节前后,茶农们在满目绿意的茶垄间来回穿梭,采摘高山富硒茶,犹如一幅天人合一的美妙画卷慢慢铺开。
“我们通过成立马头岭村经济合作社、引进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服务,实现了收购、加工、制作、售卖一体化,不仅促进了本村村民增收,还辐射带动了周边村庄共同发展。倾力打造的“溪岭春”牌高山富硒茶,具有“香高、味浓、耐泡、形美”的独特品质,是毛尖茶中精品。今年一上市,就取得了“开门红”。马头岭村包村干部说道,“今年7月份,镇上还组织各村到这里来微观摩,学习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的创新思路和有效举措。”
“马头岭村茶产业加工项目是镇上多次实地走访调研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它不仅探索发展了“合作社+产业+农户+生态+文化旅游”多元化模式,还鼓舞了巴庙人干事创业的勇气。”巴庙镇镇长说,“目前,二期厂房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投入使用;三期茶叶优良改质项目于今年上旬申报;后期将持续推进观光走廊、茶社等附属设施建设,使一片茶叶撑起群众致富的”金饭碗”,实现“建一座工厂、壮一大产业、创一个品牌、兴一方经济、带一方发展、富一方群众”的目标。”(供稿: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