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进入主汛期以来,暴雨和洪涝灾害天气造成镇巴县兴隆镇部分村(社区)组道路的路基、边坡和桥涵出现了安全隐患,淤泥砂石堆积,悬板落石阻隔,晴通雨阻,有路难行,不仅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更影响群众农业生产。为尽快清理道路障碍,排除安全隐患,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秩序,促进“三秋”工作,近日,兴隆镇召开镇村干部大会,全面开启了整修村(社区)组道路、助力三秋工作的大会战。
兴隆镇竹园村修复公路护栏场景之一
在竹园村公路整修现场,联村组长刘永全与村两委班子、驻村工队员一起认真对辖区路面、路基、桥涵、边坡、虚石等展开全面排查,在摸排的基础上,将村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分为两个组,手持柴刀、锄头、铲子,绳子等工具,对断枝、落叶、碎石、公路护栏以及淤泥等进行清理和铲除。在清理过程中,对用工具不便清理的大石块,志愿者们不叫苦、不怕累,头顶烈日,徒手搬运,确保水沟、路面畅通。
兴隆镇水田坝社区清理公路边坡落石场景之一
“我们苦点、累点不算什么,能为群众做好身边可感、可及的实事,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目前“三秋”大忙,我村正在抢收稻谷、玉米,整地种油菜,许多机耕地的村民正在盼望,早点把路修复了,收割机好下田。”正在茅坪村组织劳力修路的镇联村组长周兴华说。
经过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全镇12个村(社区)的公路畅通安全整治清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清理后的水泥路面更加干净整洁,农业机械顺着机耕道安全进出,群众出行更安全,三秋工作更有序,生产生活更方便。在兴隆镇正是有了像周兴华一样能时刻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实事的党员干部,他们活跃在秋收、秋种、秋管的农技知识传授、劳力组织、矛盾纠纷化解等农村工作一线,为全镇三秋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筑牢了粮油生产丰收之基,推动了全镇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兴隆镇公路管理站正在设立桥梁警示标志
公路通,百业兴。在与兴隆镇分管交通工作的副镇长刘元科交谈中,笔者了解到,兴隆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工作,抢抓政策机遇,全镇已融入县城半小时经济圈,目前,镇内5个村(社区)过境县道正在进行三级路改造,镇村(社区)成立了三级路改造协调工作专班,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确保施工有序推进,今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村组道路安全隐患正在排除,整修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确保了全镇“三秋”工作的顺利进行。今后,全镇将继续发挥党员干部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打造村级“四好”公路网,助力乡村振兴走上“高速路”。(供稿:段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