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记者刘玉 通讯员 古丽娜 )马锡五在兼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时,经常携案卷下乡,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巡回审理,就地办案;实行审判和调解相结合,反对主观主义的审判作风,坚持法律原则,忠于事实真相。由于他执法严正,刚直不阿,深受人民群众欢迎。他的审判方式被称为“马锡五审判方式”,成为中国司法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延安作为“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发祥地,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时代价值,做好“马锡五审判方式”传承人,是延安法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推动法治延安建设的光荣使命。“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法院,争做‘马锡五审判方式传承人’”,黄陵县人民法院积极响应市中院号召,在全院开展创建 “马锡五式”人民法官、人民法庭活动,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以“开新篇、敢担当、勇作为、求实效”为工作方针,全力打造“服务龙乡好法院、好法官”,努力建设“服务大局有广度、司法为民有温度、审判质效有精度、执行工作有力度、队伍建设有厚度”的“五度”法院,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不断推进各项工作。
党建引领做实“双创”
加强领导,明确方向
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双创”工作,成立机构、专题研究、制定方案,提出以争创“马锡五式”人民法庭、争做“马锡五式”人民法官为工作目标,以“一十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全力打造“服务龙乡好法院、好法官”的工作要求,将“双创”工作融入立案审判执行工作各个环节。
党建引领,有效推进
一是按照“党建+队建+审判”工作思路,在抓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同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党组理论中心组会议、党支部“三会一课”“法院讲堂”等,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政治业务双促进。
二是组织法官干警前往西北政法大学、浙江诸暨封闭式学习和考察交流,学习新出台的政策、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工作创新思路和方法。将市、县两级法院重点文件、裁判观点汇编成册印发的每一名法官干警,并进行集中学习讨论。
三是以立案庭为中心,以三个人民法庭为基本点,成立助力乡村振兴法律服务队,因地制宜打造能源法庭、苹果法庭、旅游法庭,开展“无讼”“无访”示范点创建工作、积极宣传推广“码上解纷”APP、推行“4451”诉源治理新机制、打造府院联动多元解纷机制、成立“张虎森”调解室,充实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四是紧扣审判指标评价体系,大力推行诉前保全、诉前鉴定工作,健全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制度,推行院庭长“阅核制”和节点管控,重视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集约送达等运行工作;积极推广“码上法庭”APP、“圣地保全”等平台。
五是开展“如我在诉”专项整治活动,优化司法便民利民举措,做好释法明理、判后答疑。选派法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等,传播法治理念,增强法律意识。
六是打造特色法庭。店头法庭充分发挥“能源法庭”优势,提高企业厂矿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助力合法运营,优化营商环境。隆坊法庭以“苹果法庭”为依托,坚持和发扬苹果案件“绿色通道”快速处理机制,努力打造苹果全产业链所有环节的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桥山法庭助推黄帝陵景区旅游发展,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积极打造“旅游法庭”。
七是常态化开展实战大练兵活动,提升业务技能,根据审判人员及行政人员岗位职责,逐人量身定做任务清单,将“十个少一点”“一十百千万”工程作为工作指引和考核依据,提高全体法官干警工作的积极性。
广泛发动,扩大宣传
法院党组号召全体法官干警深刻领会“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神内核,通过“法院大讲堂”、树立群众立场、群众思维工作理念,组织“开新篇、敢担当、勇作为、求实效”大学习大讨论,开展“如我在诉 换位思考 ”专项整治活动,落实“巡回审判”,推荐优秀法官参加演讲比赛、“圣地法官故事”,大力宣传“双创”工作。
创新实践打造“特色”
做精——开展“送法下乡 法在身边”暨延安法院裁判观点宣讲活动
秉持“能动司法+诉源治理”的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延伸审判职能,以引导和疏导作为发力点,以各乡镇书记、镇长、政法委员、综治办主任、法庭、派出所、司法所负责人、各村组书记、部分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基层调解委员会等为主要宣讲对象在全县组织开展“送法下乡 法在身边”暨延安法院裁判观点宣讲活动,将化解矛盾、定分止争职能向源头和前端延伸,做深做实诉源治理工作。
做深——立案庭建立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大力推广“码上解纷”App
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梳理及监测预警机制,通过定期向政法委报送诉情分析报告、法庭定期向驻地政府及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报送审判工作通报,分析矛盾成因、纠纷特点及风险隐患,对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提供警示报告,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联动机制,定期分类排查一般性矛盾纠纷,及时排查重大突发性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减少风险隐患;定期对特邀调解员进行业务指导培训,推送常见纠纷指导性案例等,支持和规范基层解纷力量在法治轨道上开展纠纷预防化解工作。2024年上半年,组织特邀调解员线上、线下专题培训4次;大力宣传推广“码上解纷”App,通过地址匹配、扫码解纷,为群众提供极大便利,让矛盾纠纷化解“一步路不用跑”“一分钱不用花”,在矛盾发生后第一时间响应、第一现场化解,初步形成了矛盾纠纷线上线下及时响应和预防化解工作模式。今年上半年,通过“码上法庭”化解纠纷179件。
做细——店头人民法庭探索推行“4451”新机制,用心用情调解
在诉源治理工作中,店头人民法庭推行“4451”诉源治理新机制,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四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优化联镇、联村、联亲、联友的“四联”矛调化解机制,创新群众说事、乡贤说情、干部说理、亲朋说劝、法官说法的“五说”纠纷化解模式,完善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的司法保障程序。通过灵活运用“四调、四联、五说、一确认”的“4451”新机制,大量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做实——隆坊人民法庭创建“无讼无访”乡村示范点,力争源头解纠纷
隆坊法庭开展创建“无讼无访”乡村示范点工作,力争源头减少诉讼增量,以矛盾纠纷‘止于未发,消于无形’,通过设立多元解纷管理服务中心,负责释明各类解纷方式优势特点,积极引导群众优先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将不同类型矛盾纠纷分别引导分流至社区、行政村、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矛调中心、司法所等基层治理单位及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服务当地、强化矛盾排查梳理和监测预警,定期将法庭的案件收、结、进展情况、案件态势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研判并作出通报,并对法庭辖区各村(社区)涉诉案件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并排名,向辖区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报送;强化府院联动,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等沟通协调,就辖区内矛盾成因、纠纷特点及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沟通交流,为推动“无讼无访”乡村示范点工作、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凝聚合力。
做优——执行局树立能动理念,高质量完成执行工作
充分利用网络查控、综合送达、远程视频执行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执行平台;充分发挥“交叉执行”优势,突破了一些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的障碍提升执行质效;加强与异地法院之间的协助,提高执行质效。
自“双创”工作开展以来,黄陵法院全体法官干警在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引领下,始终秉持司法为民的宗旨,践行为民初心,不断丰富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内涵,充分发挥各个法庭的特色,用耐心、细心、真心,一如既往地聚人心、暖人心、护人心,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下一步,黄陵法院将持续推进“双创”工作,切实把“司法为民”落到实处,让“马锡五审判方式”深入人心,真正把“双创”“创”到了群众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