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今年以来,黄龙县崾崄乡结合撂荒地整治和土地流转,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大抓产业,集中连片打造“千亩示范方”和“万亩吨粮田”,奋力绘就促农增收的“新钱景”。
深耕“一片田”,让“低产田”变成“高产田”。耕地是粮食的载体,种粮要高产,良田是首要保障。为了让“粮田”变“良田”,崾崄乡以推动建成高标准农田为目标,多措并举,统筹完善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利化、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加大良种、良机、良法的推广力度,促进粮食丰产丰收。近年来,各村通过深耕深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了土壤通透性,有利于根系深扎和土壤养分的吸收。同时,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等有效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过量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深耕“一粒种”,让“好种子”长出“好日子”。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每一分收获,都是从一粒种子开始。为了让种子发芽率、成活率、产出率更高,崾崄乡经过多次探索,结合气候和土地状况,最终选中“美联41”和“甘玉265”等耐密和宜机收品种,并辅以“5335”种植技术,大大提高了玉米产量,为玉米“吨粮田”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
深耕“一张网”,让“会种地”迈向“慧种地”。 种地要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想多打粮、打好粮,田间地头的管理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乡政府指导下,六个村党支部联合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购置了拖拉机、犁、旋耕机、打药机、收割机等设备,打造了田间地头机械化全过程覆盖。同时,采用一喷多促技术,为玉米中后期生长保驾护航。通过完善配套深松深耕整地、精量播种、精细管理、机械收获等各环节,千方百计提高产量和产值,打造了多个千亩方玉米种植示范基地,让“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下一步,崾崄乡将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理念,大力推行“藏粮于种、兴农于技”,积极运用新理念推行新模式、探索新实践,加大力度改良田地、培育良种、推广良技、落实良制,真正把“科技力量”转化为“粮食增量”,继续扩大密植玉米种植面积,筑牢“三农”压舱石。同时,也不忘抓好防灾减灾工作,“防”在第一时间,抓好时效性;“抗”在第一线,突出主动性,力争夺取秋粮丰收。(供稿:白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