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食为精气之基。人类在食物链上,每一天都会面对饮食之问。古往今来,一个“食”字,支撑着60万亿个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饥饿者即是控诉者、反叛者。饮食之道,始终是实现生命稳态、洞悉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楯。
——是为题记
“食”字上下结构,上为开张之口,下为行将入口之物。“食”之本义即是“吃”,食物入口进行时。凡入口之物,皆为“食物”。《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民以“食”为天。一个“食”字,将人与自然紧密连为一体。以“食”为枢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食之有道:生命的物质和能量更替
人体极为精妙复杂,但构建生命的元素表却很普通、很简单。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列举了118种元素,其中24种元素是人体生命必需的元素。24种人体生命必需元素中,常量元素11种——碳、氢、氧、氮、磷、硫、钾、钠、氯、钙、镁,约占人体总质量的99.95%,微量元素13种——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约占人体总质量的0.05%。人体各元素并不是随意无序的堆积在一起,而是依据基因指导,井然有序的组织起来。(1)碳、氢、氧、氮、硫、磷6元素,可谓是生命“六大金钢”,占人体总质量的97%以上。它们联合建造了生命的四大有机构件——核酸、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氢、氧是“三剑客”,生命就是碳氧、碳氢、氢氧的多彩世界。氧是生命“大哥大”,约占人体总质量的65%。碳为生命构架,约占人体总质量的18%。氢,约占人体总质量的10%。氮、磷是蛋白质、氨基酸、DNA、RNA的重要组分。硫参与蛋白质合成,并存在于体内多个组织。(2)钠、钾、钙、氯、氟、镁6元素在功能上具有协同性,钠、钾、氯调节体液渗透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钠-钾泵将钾离子、葡萄糖和氨基酸输入细胞内,维持核糖体活性。钠、钾离子参与神经信息的传递。钙、氟是骨骼、牙齿和细胞壁的必要组分,钙离子还在传送激素影响、触发肌肉收缩和神经信号、诱发血液凝结中起重要作用。镁离子是糖代谢和呼吸不可缺少的辅因子,与钾、钙、钠离子协同维持肌肉神经系统兴奋性,维持心肌的正常结构和功能。(3)铁、铜2元素功能相似,是载氧色素和电子载体。铁参与组建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铜参与组建血蓝蛋白和铜蓝蛋白。含铁蛋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载体,在生命能量转换中不可缺少。(4)锌、锰、钼、钴、铬5元素具有相似功能,构成多种酶的辅基或激活剂,或是与维生素组分有关。锌参与了蛋白质合成、细胞分裂分化。锰是水解酶和呼吸酶的辅因子。钼是固氮酶和某些氧化还原酶的活性组分,参与氮分子的活化和黄嘌呤、硝酸盐以及亚硫酸盐的代谢。钴是维生素B-12组分,参与DNA和血红蛋白合成。铬是胰岛激素辅因子,胃蛋白酶组分,调节血糖代谢。(5)钒、锡、镍3元素被认为是有益元素,钒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还具有胰岛素的作用。锡可能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关。镍能促进体内铁的吸收、红细胞的增长和氨基酸的合成等。(6)硅元素是骨骼、软骨形成的初期阶段所必需的组分,保持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强度和弹性,保持血管壁通透性。(7)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要组分,具有抗衰老和抗癌的生理作用。(8)碘是甲状腺素的组分,促进蛋白质合成,参与营养吸收和脂肪代谢。
值得注意的是,维持生命稳态系统,体内元素必须保持稳态平衡,元素含量必须在稳态阈值,偏离稳态阈值,无论是多还是少,都将危害生命健康。氧气即是养气,缺乏氧气供给导致缺氧症,氧气过量亦会患氧中毒。缺硒可能引起癌症、心肌损害,硒过量可能造成腹泻、神经官能症以及缺铁性贫血等中毒反应,甚至生命终结。人体元素各有其独特的存在形式,存在形式发生变化,也会引发健康问题。铁只在特定大分子(如蛋白质)结构封闭状态中发挥作用,一旦转为自由铁离子就会催化过氧化反应产生过氧化氢和一些自由基,干扰细胞代谢和分裂,导致细胞病变。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在人体内已发现60多种元素,远远多于“必需元素”。有的元素在体内的功能尚需要进行审慎的科学确定。也许,随着科学发展,“必需元素”的名单还会再加长。但是,目前已经能够确定,在已检出的体内元素中,确有一部分属于对生命有害的“污染元素”。人类圈工业化以来,自然生态环境接纳了大量的工业“污染元素”——铅、汞、镉、铋、铬、砷等污染物,经过呼吸、饮水、食物侵入人体。“污染元素”已经成为生态环境组分,正通过自然选择挑战人类进化的前途命运。
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简单的元素组织起复杂的生命。简单的元素在体内并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复杂的聚合、有机的连通、精妙的协同,呈现为两大类物质,一大类是无机物,包括氧、水和无机盐,一类是含碳有机物,包括核酸(含RNA酶)、蛋白质(含酶)、糖类、脂质和维生素。
人体内的氧有三种重要存在形式,与氢结合成水,或是与碳、氢结合成有机物,抑或是参与需氧呼吸的游离的氧气。氧是人体新陈代谢关键物质,也是人体生命第一需要。人体从空气中吸取游离的氧气,透过一层很薄的肺泡膜到达血液里,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带入体内各个组织细胞中,氧化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并生成水,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并为合成其他化合物提供原料。氧化反应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血液结合经过静脉回到肺中并呼出体外。一个成年人每天约消耗氧气0.75kg,约排出二氧化碳0.9kg。由呼吸建构的人体氧-碳循环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象征,一旦人体氧-碳循环终止,也意味着生命终结。
水与溶解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一起构成体液,如同生命之海(生命源于海洋)。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机体代谢的主部位,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水是体液的主要成分,也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水循环是体液循环的基础循环。维持人体水循环,保持体液动态平衡是保证细胞新陈代谢、组织器官生理机能的必需条件。体液中的无机盐旧称矿物质,人体内约有20余种无机盐,约占人体重1%至1.5%。无机盐与维生素作用相似,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有一定数量的无机盐排出体外,须通过食物补充。
早先,人们把细胞内生命物质总称为原生质。原生质分化产生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原生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在所有的细胞里,不论动物或植物,也不论结构复杂还是简单,它们的原生质是相似的,包括核酸、糖类、蛋白质、脂质和维生素。核酸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类。核酸是由核苷酸单体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一个核苷酸单体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基组成。蛋白质旧称“朊”,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8%左右。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关键是由基因编码的20种基本氨基酸组合成蛋白质。其中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是9种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得。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体液中游离氨基酸统称为氨基酸池,支持机体蛋白质分解、合成的动态变化。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连成肽链。肽是介于蛋白质与氨基酸之间,最具活性、最易吸收、最能激发再生系统的功能性物质,也是构成酶、激素、抗体、神经间质等活性物质的基本材料。糖类与碳水化合物两词具有通意。糖类是生命活动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复合糖还是细胞信息物质。地球上糖类的根本来源是绿色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思考、学习、运动、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糖类代谢中间产物为合成其他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等提供碳骨架。糖蛋白和糖脂中的糖链序列复杂多变,其结构承载巨量信息,堪比核酸和蛋白质。细胞识别、代谢调控、精卵融合、个体发育、免疫、癌变、衰老过程,无不与糖蛋白的糖链分子信息有关。葡萄糖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和活细胞的直接能量来源。血液葡萄糖含量较高时,将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转换成脂质——脂肪酸和甘油三酸脂。脂质的生物学功能多种多样,除承担人体备用供能物质外,还参与细胞膜构建,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复合脂质除脂肪酸外还有非脂成分,磷脂的非脂成分是磷酸和含氮碱(如胆碱、乙醇胺),糖脂的非脂成分是糖类。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的有机物,大多数在体内无法自己生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大约30种微量有机物被认定为维生素,其中20种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维生素既不参与细胞组成,也不提供能量,但参与生化反应,调节代谢功能。如果维生素不足,将致代谢失衡,免疫力下降,引发相关的“维生素缺乏症”。
精子与卵子融合后,生成了一个受精卵,配套了一个新生命所需要的全部遗传密码,在母体子宫内开启了无比奥妙的人体制造过程。基于遗传信息表达,受精卵分裂生长、发育出200多种、60万亿个细胞,生成各种组织、器官,复制打印出生生不息的人体生命系统。人体每小时有10亿个细胞实现新老交替。要保持60万亿个细胞构成的人体生命活力及其维持生命稳态,需要以“食”为天,从外部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人体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并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即是新陈代谢,亦是生命的最根本特征。新陈代谢包含同化和异化两个过程,同化是将食物分解并转化为身体一部分的过程,异化是分解自身物质并将其分解转化为能量和终产物的过程。进入体内的营养成分在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等一系列呼吸作用下得到分解,产生能量。需氧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代谢机制是“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很可能在需氧生物演化早期就已经形成的机制。“三羧酸循环”是三大有机物——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最终代谢通路,又是糖类、脂类、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代谢发生在分子层面,笼统讲“吃什补什”缺乏科学性)。生命与外部连通协同,从外部环境中汲取生命所需元素。与自养生物不同,人是异养生物,又称外养生物。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生产者,外养生物是有机物的消费者。人不能直接利用自然界的无机物以制成自身需要的有机物,必须以其他生命的有机物为食物,把食入的其他生命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物质和能量。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生物钟机制。这是保持生命活力和维持生命稳态的重要机制。有证据表明,从智人开始,人类已学会了有规律的做饭和进食。食物钟是生物钟的子钟,也是生物钟的重要表型方式。食物钟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可称之“食物四钟”:(1)周生钟。即一个人从生到死的生命周期钟。一生将会经历七个重要时期:婴儿期(0-2岁)、儿童期(2-11岁)、青春期(12-20岁)、成年早期(21-35岁)、成年中期(36-55岁)、成年晚期(56-75岁)、老年期(76岁以上)。每一时期都会有相应的生理、心理变化,以及与之匹配的食物需求。在婴儿期、老年期都需要亲职食物照料。(2)男女钟。基因决定了男女性别,以及相应的身体结构、行为模式、发展阶段和食物需求特征。特别是女性的经期、孕期、哺乳期,也是食物敏感期。(3)四季钟。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寒暑往来,四季二十四节气,人体生存于日月天地运行中,生成四季分明的食物钟。春温清淡,夏热甘凉,秋季生津,冬季温热。(4)昼夜钟。适应昼夜交替的地球自转节律形成了人体昼夜节律,白昼活动、夜晚休息,白昼进食、夜晚禁食。特别是进入工业时代后,上下班节律,一日三餐,各应其时、各取其食、各进其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如果食物钟有条不紊,可避免多种疾病,有利于身体健康,并增加预期寿命。野外生存的黑猩猩平均寿命约为40岁,而人类圈发达工业社会的人平均寿命已超过80岁。
二、食于自然: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上
可以肯定,早期的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上取食,其食物链地位应当与黑猩猩比较接近。距今500-600万年间(那时,可爱的大熊猫像是一只胖胖的狐狸),人类的祖先与黑猩猩的祖先分家,各自走上了独立的演化之路。前者进化为能直立行走的南方古猿,并在230万年前演化为具有使用工具能力的能人,继而成为人类的直系祖先。后者在距今大约300万年前分化为两支:黑猩猩和倭黑猩猩。这两类黑猩猩一直生活在非洲的森林里,几十只聚成一群,有着复杂的群体结构,掌握了基本的集体狩猎技巧。黑猩猩为半树栖动物,流浪性较强,栖息地点不固定,白天多在地面活动。每天上午四处觅食,要花费5-6个小时,午后停留一处玩耍和休息,并开始筑巢,将带叶树枝互相穿插,筑巢在枝繁叶茂的树上。黄昏时分上树去睡觉,直到次日清晨日出。黑猩猩的食物主要是植物果实、嫩芽、鲜叶、种子和树皮,亦食昆虫、小鸟和鸟蛋。有时候还会集体围捕狒狒、羚羊、野猪等较大动物,猎物被撕成块一起分享。黑猩猩已经能够加工和使用简单而粗糙工具,不仅能用食指捅大蚂蚁洞,而且善于将草秆捅进白蚁穴内,待白蚁爬满后抽出,抿进嘴里吃掉。黑猩猩学会使用木棍抽打树枝取食树叶,用棍棒伸进蜂窝蘸蜜吃。有时先把树叶放在嘴里嚼成海棉状,然后放入嘴难以伸进的树洞中吸取积水,再捞出来放在嘴里吸吮水分。此外,黑猩猩学会使用石器敲开坚硬的果实,甚至还学会寻找一些草药,自己治疗肠胃疾病。
一种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人类的祖先与黑猩猩的祖先走上不同进化之路,其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环境变化引发的自然选择。黑猩猩祖先的栖息地一直都是森林,而人类祖先的栖息地曾经也是茂密的丛林,但后来因干旱逐渐变化为稀树草原。人类的祖先不得不适应这种自然生态环境变迁,走向稀树草原新时代。由此,可栖之树越来越少,人体暴露在开阔空间,猛兽威胁近在咫尺,人类祖先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挑战。也正因为如此,人类的祖先从食物结构到身体结构,再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这无疑加快了人类进化步伐。当人类走出非洲后,随着采集狩猎地食物来源变化,人类的食物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发现于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人(距今1-3万年),渔猎和采集为生,拥有茂密的森林、广阔的草原,虎、洞熊、狼、似鬃猎豹、果子狸和牛、羊等生存于其间。在遗址中发现的野兔、斑鹿,应该是狩猎所得。还有鲩鱼、鲤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应该是捕捞水生动物所得。
有研究人员精心设计并测算了当今人类在食物链上的位置,也即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科学将营养级分为5个级别,植物及其他利用阳光获得能量的基本生产者为1级,以植物为食的动物为2级,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为3级,以3级食肉动物为食的动物为4级,以4级食肉动物为食的动物为5级。受能量级差规律制约,营养级不会超过5级。从多个营养级获取食物的物种,比如杂食动物,则根据它们所食用的平均营养级加1,然后取平均分。比如,一种50%吃植物和50%吃食草动物的动物,其为2.5级杂食动物。法国海洋开发研究所一个研究小组2013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人类日常热量来源中80%来自植物,20%来自肉类和鱼类,平均营养级为2.21,介于凤尾鱼与猪之间。世界各地人类的营养级存在明显差别。2009年布隆迪饮食中植物占比为96.7%,营养级为2.04,冰岛饮食中肉类约占一半,营养级为2.57。这一结果显示,人类与黑猩猩在食物链上的地位很是接近。
然而,也有研究人员认为,在大约200万年的时间里,直到1.2万年前最后一个冰川时代结束之前,人类可能都是顶级猎食者,主要食用肉类。2021年发表在《美国生物人类学杂志》上的论文提出,人类与食肉动物的生理相似度超过了食草动物,人类拥有高度酸性的胃可分解复杂的蛋白质并杀死有害细菌,以及高体脂能够帮助人类(食肉动物特征)在下一次大型猎杀活动来临之前度过一段节食期。2015年发表在《科学》周刊上的一篇报告,将人类猎捕活动与其他猎食者进行对比发现,人类猎杀成年猎物的速度是其他猎食者的14倍。报告还指出,一些环境变化可能导致人类在食物链上的位置跌落。因长毛象等可猎食的大型动物消失,人类开发出帮助消化更多植物的技术,比如用石器粉碎谷物以及烧烤、蒸煮熟食技术。
在漫长的采集猎业时代,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上参与食物竞争。在食物竞争中,人类取得六大显著成就,也是六大革命性成果。首先是食物链革命。人类从非洲出发,足迹遍及全球。走出非洲后,先后走进亚洲、欧洲,走向美洲、澳洲,从草原到森林、湿地、海洋,全球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无一不是人类的采集狩猎之地。人类从稀树草原食物链扩张至森林食物链、湿地食物链、海洋食物链,成为生物圈唯一的全食物链猎食者。其次是熟食革命。人类开始吃熟食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已经能够使用天然火种烧烤食物,这是从生食到熟食的伟大革命。熟食在人类进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熟食是进食前的加工制作,让可食之物易于消化吸收,这扩大了猎食范围,更多的可食资源进入了人类食谱。可以以较小的牙齿和下颌吃熟食,为大脑进化提供了空间支持。制作熟食增加了进食的规律性和仪式感,促进了群体意识和社交需求。熟食还减少了觅食、咀嚼和消化时间,让人类有更多时间从事社交、工具制作和探索新领域,提高了社会复杂度和环境应变力。第三是器具革命。适应采集狩猎和吃熟食的需要,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学会制作和使用把拳头变硬、把胳膊加长的工具,以及烧烤、蒸煮食物的器物。包括骨器、石器、木器、陶器,以及贝甲类,形成了刺杀器、投掷器、砍刮器、蒸煮器、刀叉勺……既提升了生产能力又提升了生活水平。第四是语言革命。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不足500毫升,早期智人的脑容量已达1300毫升以上。被称为“语言基因”的FoxP2基因控制人脑语言区的布局和可塑性,并控制说话时面部和嘴的活动。70万年前的人类具有了能够说话的生理结构,30万年前的智人具有了语言能力,4万年前已经具备了语言交流所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日益成熟的语言交流机制,促进了信息汇集整理,分散的猎食者紧密联系为一体,人类圈的力量蔚然壮阔。第五是社会革命。虽然其他动物也有类似人类的社会性组织形式,但是皆以繁殖为目的,也可以称为繁殖群中的社会行为。唯有人类超越了繁殖需要,因复合目标而结盟——结合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组织,并塑造了共同体意识。比如,编队配合狩猎、共同防御其他物种或种群侵扰……形成了群落、部落,并推选出首领、头人。结盟创造了人类社会,并提供了发展动力。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应用的导航系统,其本质依然是结盟——信息结盟、科技结盟。第六是认知革命。从食物链走上了认知链,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对生态系统构成、性能与生物关系、发展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越来越高明,认知链条越来越长。经历上百万年的猎食认知积累,特别是晚期智人的认知提升,人类对猎食区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有了全面了解,从中辨识出与人类友好的生物,并将其驯化为我所用的人工栽培和饲养种,奠定了农业化的生态认知基础。
三、食在家园:自然与人工的混响曲
大约1.2万年前,在继续采集狩猎的同时,人类开始走上种植和养殖之路。为什么要走上种植和养殖之路?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由于人口增长,采集狩猎已无法满足需要。也就是说,因为人口压力,人类被动走上农业道路。也许有另外一种可能,农业是人类偏好驱使、主动选择的结果。在采集狩猎生崖中,人类接触到的植物和动物很多,吃过的植物和动物产品也很多。人类凭借自己亲身的味觉感受,认识到了那些植物和动物更具有可食性、美食性,由此形成了人类食物偏好。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生产结构与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耦合匹配,而与人类食物偏好结构有很大差距。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生产供给与人类食物需求偏好之间,始终存在无法缩小的“偏好差”。大自然一直承受着人类食物选择偏好的压力。甚至出现因人类过度猎食而生产供给减少,使“偏好差”呈扩大之势。所有动物都有食物偏好,唯有人类为满足食物偏好而赴之生产行动。人类对偏好的动植物情有独钟、精心呵护,注意观察其生态特征、生活习性,并选择其性状优良者驯化栽培、饲养调教。与有人种资源的东非产生了人类一样,有野生资源的世界各地各自驯养了本地物种,非洲驯化了驴、高粱、咖啡,西亚驯化了小麦、大麦、豌豆、扁豆、葡萄、山羊、狗,中亚驯养了马、牛、羊,中国驯化了谷子、水稻、大豆、油菜、柑桔、葡萄、苹果、核桃、桃、杏、梨、枣、茶、蚕,以及狗、生猪、鸡,美洲驯化了玉米、土豆、花生、可可、西红柿、辣椒、烟草和狗、火鸡……需要指出的是,一开始驯化动物时,主要是当作生产资料,养马、驴、牛以提供畜力,养家禽以提供禽蛋,养猪以肥田,养牛羊以产奶和毛,进入工业时代,养殖业转型发展。
农业化是一个长过程,最早在5000年前人类方步入农业社会。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要经过多少个世代才能逐步完成驯化,动植物不断适应栽培和饲养环境,人类不断改进栽培和饲养技术,并不断选择更加适宜和适口的品种。平坦肥沃土地上的野生树木、草丛被清除,播种和收获已经被驯化的作物。人们在农田附近过上了定居生活,而那些清除野生树木、草丛的先辈成为值得后世纪念的开拓者。人类圈开辟的农田和精心建造的屋舍成为世代传承的财产,开拓者成为享受宗庙供奉祭祀的祖先。定居者观察气象、星相、天文、地理,年复一年,寒暑往来,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北斗七星,二十四节气,积累了播种收获,再播种再收获的传统农业智慧。那个时代,土地是财富之母。控制了土地,就控制了食物,控制食物也就控制了人、控制了动物。所有的物种对食物都怀有深情厚意,人类也不例外。自古以来,人们祭天、祭地、祭祖先,归根结蒂,还是食祭、祭食。
从物种间食物竞争的角度观察,农田具有排他性。人们在清除野生树木、草丛的同时,也驱除了野生动物。经过“双除”之后,形成了次生裸地。在排除野生动植物后的次生裸地上,种植专门供给人的农作物。后来,发明了铁木农具,牛、马、驴、骡成为配合人类耕作的役畜,农作物产出的80%由人类享用,20%由牲畜分享。农业拓殖过程,貌似温和“非暴力”,实则更残酷。野生动植物的家园被连根拔起,永久失去了栖息地,而人类不断翻新构建属于自己的家园。地球是万千生灵共有的家园,地球的表面积是固定的,人类获得的每一分土地,都是挤压生态圈的结果。人类使用的土地多了一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就会少了一分。以扩大土地面积为代价增加食物生产,人类食物每增加一分,意味着野生动物就会少了一分。人口增加,农业区扩大,与人类友好的作物和牲畜随之扩张,而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随之萎缩。人类圈长时间扩张,导致残留的生物圈支离破碎,呈斑块化、岛屿化。栖息地减损是生物多样性丢失的主要驱动力。可见,节约食物是好生之德、上善之德。
总体而言,传统农业是半人工、内循环、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农业是人与自然交织在一起的再生产——生物再生产+经济再生产。人工清除了天然植被,在次生裸地上种植农作物,而农作物生长和繁殖依然遵循生态法则,照样需要昆虫授粉。人和牲畜吃掉了农作物生产物,人和牲畜的代谢物——粪便,又以堆肥的形式回到了农作物生长和繁殖的农田,实现了养分的内循环。这是传统农区历经数千年的耕作,土地仍具有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需要指出,因耕地和牧场过度扩张以及不适宜的耕作和放牧方式,导致森林碎片化和草原生产力衰退,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成为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食物交流是文明碰撞的基流。食物交流在农业时代主要表现为农作物、畜禽和微生物的交换。在地理大发现之前,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及其周边岛屿就是全世界。横贯欧亚大陆、连通亚洲、欧洲、非洲的古丝绸之路,其实就是食物之路,就是跨越数千年的小麦之路、水稻之路、高粱之路、香料之路、葡萄之路、核桃之路,以及马、驴、牛、羊大交换之路。地理大发现之后,进入了全球化时代。旧大陆上的食物资源进入了新大陆,新大陆上的食物资源亦进入了旧大陆。从此以后,无论是旧大陆还新大陆,人类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使用的微生物,皆具有全球性。因为全球生物大交换,可栽培、可饲养、可利用的食物资源极大丰富,由此开垦了更多的耕地,养活了更多的人口,也让上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加速了物种灭绝进程。
炒菜:东方食物特色。炒制食物是以食用油为热媒,把切碎的食材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调味的烹饪方法。米、面、果、蔬、菌、蛋、水产、畜肉及内脏,尽可炒制。朴实的材料,生动的美食。炒制食物与中国传统食物结构、营养需要以及饮食习俗相耦合。以谷素为主的炊食中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相对较低,炒制可以将植物油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补充进食物中,从而促进营养均衡。炒制食物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唐代以前,中国与西方烹饪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没有大的差别,都是生切(脍)、烧烤(炙)、水煮(烹)、水蒸、油炸。唐代中期至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独步世界的中国炒法,生炒、熟炒、熘炒、爆炒、清炒、煽炒、抓炒、干炒、软炒……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如今,全球烹饪中的“炒”,一色中国元素。面包:西方食物标识。面包是以黑麦、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基本原料,先磨成粉,再加入水、盐、酵母、鸡蛋、油脂等和面并制成面团坯料,然后再以烘、烤、蒸、煎等方式加热制成的面食。早在1万多年前,西亚一带的古代民族就已种植小麦和大麦。那时利用石板将谷物碾压成粉,与水调和后在烧热的石板上烘烤。大约与此同时,北美的古代印第安人用橡实和某些植物籽实磨粉制作“烤饼”。发酵面包起源于3000年前的古埃及。在古代,白面包是上层权贵的奢侈品,普通大众以裸麦制作的黑面包为食。直到19世纪,面粉加工机械发展,小麦品种改良,面包变得软滑洁白。当今世界流行的汉堡包、三明治、热狗等,无一不是面包衍生品。中国面食特色显明,品类繁多,风味各异,面条、面皮、麻什、馒头、花卷、烧饼、饺子、包子、馄饨、油条、麻花,一应俱全。
微生物深度参与了食物过程。生物世界是由微生物起步,渐渐进化并螺旋式展开。在食物发展过程中,微生物发挥了重要作用。微生物参与食物发展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微生物菌体,如食用菌、酸奶、酸泡菜,单细胞蛋白质等;二是微生物代谢产物,如酒类、食醋、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等;三是微生物酶,如豆腐乳、酱油等。酵母菌是益生菌的代表,在食物发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酵母菌是天然发酵剂,使制品疏松、改善风味、增加营养价值。微生物的利用,相当于前置了消化过程,从而扩大了人类取食范围和食物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微生物还参与了食物降级变坏的过程。病从口入,吃饭、饮水也会患病。有一类疾病就叫食源性疾病,由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导致。致病因子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天然毒素等。食源性疾病轻者引起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伴有全身症状,重者可以起严重腹泻,全身感染,甚至死亡,有些还可以引起并发症。
当然,对人类影响广泛的是传染病。《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指出,农业化是传染病的开端。生物圈中的生物镶嵌在食物链上,耦合成寄生共生关系。人与微生物形成微寄生关系,与狮子、老虎、野牛形成巨寄生关系,微寄生与巨寄生保持微妙的平衡。微生物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可能会削弱体力但不会引起疾病,正如其他野生动物那样。进入农业时代,人类占领了巨量的生态位,颠覆了曾经的微寄生和巨寄生平衡。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病原体微生物进化出感染畜禽的能力,并成功的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传播。先秦时期,史书中是不见“疾疫”“大疫”记载,西汉亦少见,之后出现频率升高,这与农业环境有关。畜禽与人一起相处,人畜粪尿集中堆制了农家肥,也聚集了寄生虫、细菌和病毒,并随着人畜粪便奔赴农田。加之引水灌溉农田,为病原体在更大范围传播提供了方便。那个时候的人类,并不了解病原体,不大注意环境卫生,人畜粪便随意堆放是千年的习俗。另外,人与啮齿动物接触增多,也提供了传染病的路径。麻疹、天花、百日咳等疾病是“牲畜的致命礼物”。由于普遍存在的传染性疾病,农业社会人均寿命并无显著上升,甚至有所下降。
人类创造的一次产业,就是以食为主的产业。以食为主的传统农业时代取得了以下六个方面的重要成就:(1)创建了独立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人类食物专用空间。猎业时代,人与其他物种共享生态系统,在自然食物链中竞争食物。进入农业时代,建立了已经驯化的作物和畜禽生产食物的专门空间,排除和排斥野生动植物分享。(2)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的人工食物产业链。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栽培良种、优化农艺、脱离加工、窑窖贮藏、腌渍、烟熏、发酵、烧烤、蒸煮、油盐酱醋……与此同时,世界各民族,都成功创建了特色鲜明的饮食身份标识。(3)创造了从农具到餐器的器具体系。从石器、骨器到铜器、铁器,铁木农具成为主体。与人工食物产业链紧密结合,耕犁耙耱,锅碗瓢盆,刀叉勺筷,已经成龙配套。筷子是中国人的饮食身份证。商代结束了用手抓食的历史,开始使用筷子夹取食物。起初把筷子称作“箸”,明代始称称筷儿、筷子。竹、木、骨、瓷、象牙、金属皆可制作筷子。如今的筷子,一头圆一头方,暗合天圆地方之意。(4)创造了文字信息系统。在猎业时代形成语音和符号的基础上,农业时代创造了成熟的文字系统。文字成为人类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最重要的方式和工具。文字加上印刷术,促进了人类圈知识信息传播扩散,加速了有历史记录有以来的文明发展。(5)推动了宗教哲学科学的升级转型。宗教是人类自我构建的超自然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映像了时代进步的现象。哲学前进了一步,探索万事万物的内部联系。科学让事物的联系具体化、原理化、数字化。宗教、哲学、科学先后起源,交互影响,也将长期共生。(6)创建了帝国体制。人类内部争抢食物、争抢配偶、争抢地盘,为稳定并增加食物生产帝国应运而生。大清帝国兴起,与玉米、土豆、花生等新大陆农作物涌入中国密切相关。帝国是大山大河文明的重要象征。历史上的帝国主要存在于亚欧大陆并集中分布在世界昆仑山——大秦岭至阿尔卑斯一带。这一地带以大山连大河,以帝国连山河,连接食物空间、连接生命稳态。
四、食遍全球:大食物产业链时代
农业革命是食物革命,工业革命亦是食物革命。在农业时代,一代又一代积累的经验、技巧是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支持。工业时代则是科学技术大放光芒的时代。基于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信息科学,农田投入了农业化学品,建立了开放的农业生态系统。在餐桌上摆放着深加工的食品,人体具有的消化功能已经前置。农业人口从村庄奔赴城镇,从自雇就业转向他雇就业,组成了一个个个体并置的城镇社会。餐桌离开了家,进入食堂、餐馆,甚至工地,用餐时间缩短,全社会饮食习惯发生变化。食物不再是家庭造、本地造,而是全球造。在工业制造和全球贸易加持下,发生了从田园到餐桌的全食物链革命。
——农业食物化。工业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电力,替代了农业能源——薪材、秸秆以及人力、畜力。工业制造的人工纤维——人造丝、人造棉和人造毛,替代了农业生产的天然纤维——蚕丝、棉花(麻)、牛羊毛(绒)。工业制造的钢铁、水泥、塑料,替代农业生产的木材。这三个替代,推动了农业食物化——更多的农业资源向食物生产集中。
——农田高标化。清除原生植被后,形成了最初的农田。因坡度差异,跑水、跑土、跑肥,被称为“三跑田”。工业革命以来,可以大规模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兴造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其中,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农田,即是高标准农田,也是高标准保障的粮田。建设大棚、温室设施,全面控制生产要素,则成为高标准菜园、果园的重要象征。
——良种专业化。从野生动植物中,人们选择并驯化了栽培作物和养殖动物。传统农业时代,籽实与种子不分,部分籽实即是来年的种子。工业化农业实现了籽实与种子分家,走上了良种专业化之路。种子科研、选育、繁殖已经高度产业化,形成了种子生产在大公司,大田生产在小农户(农场)的模式。分子遗传学推动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高产良种和转基因作物,正在改变着农业经济形态,也在改变着农田生态。高产良种更加依赖高标准农田、高水肥投入。
——肥药化学化。经历长时间的耕作,土壤趋向贫瘠化,也决定了农田生产力上限。工业制造的农用化学品,增加了土地肥力,提升了农业生产力,构建了食物供给增长的新模式。农用化学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化学肥料,各种杀菌、杀虫、除草的化学药品,覆盖栽培、温室大棚的农膜,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化学制剂。农业化学产品的使用,带来了巨大的增产增收效应,也带来了负面的生态环境效应,摧毁了土壤生态系统,导致细菌、真菌、昆虫失能,反过来令土地生产更加依赖化学品投入。一部分农用化学品转化为农产品,另一部分则形成农业垃圾,并从农田逃逸,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同时,农产品的风味和品质也发生了变化。美国生物化学家研究发现,2010年代的水果比1950年代初的水果含铁少50%、钙少12%、维生素A少15%。
——农艺机械化。种植业具有家庭经营的天然属性。在欧美以规模化家庭农场为主,而在东亚则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在中国东北则出现了国营农场套装家庭农场的新模式。“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无论是那种经营方式,全部进入机械替代人畜力的新时代。由役畜所提供的农业生产动力服务,已经被淘汰出局。农田整地,耕犁耙礳、施肥灌溉、打药除草、收割脱离、量晒入仓,农艺全流程机械化。机械力排挤劳动力,为农业人口进城提供了驱动力。
——饲料工业化。在传统农业区,畜牧业是从属于农业的副业,喂养牲畜的饲料主要是人类利用剩余的副产品——剩饭菜、涮锅水和农物秸秆,表现为农牧结合的复合产业形态。农业工业化之后,畜牧业向提供肉蛋奶的食物化转型,复合形态向专业形态发展,饲料加工业应运而生。饲料厂、兽药厂与化肥厂、农药厂并肩而起、并立而生,形成通达千家万户的生产销售网络。
——养殖工厂化。从传统农户中分化出养殖专业户,发展到养殖大户、家庭养殖场,再发展到集约化、机械化,自动化、公司化的大型养殖企业。工厂化养殖业具有更高的料肉比、料蛋比和料奶比,带动生猪、蛋鸡、肉鸡、奶牛、肉牛、肉羊生产,几乎全部向转向工厂化生产。大部分家庭养殖归零,从而脱离了与畜禽交叉感染疾病的环境。与此同时,因畜禽集中在拥挤的空间中,有利于变异的新的病毒毒株孵化,滋生了新型疫病,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养殖产业链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到人类活动所产生温室气体总量的18%,其中饲养环节占40%、运输环节占45%、屠宰贮藏环节占15%。另外,地表水里50%的抗生素、30%以上的磷,都与养殖业有关。
——食物市场化。传统农业是自给农业,农户为自己生产,自足有剩余则进行市场交换。现代农业是市场农业,农户(场)以市场价格为导向,安排生产结构,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在生产期间,生产者并不知道消费者是谁?在哪里?国内还是国外?通过市场机制,农产品进入运输、贮藏、加工、销售网络,从农产品变为食材、食物、食品。原本属于厨房里、餐桌上的功能,已经部分出让给食品加工企业,能够从家庭剥离走向市场的,陆续在实现市场化。经济全球化也是农产品全球化、食材全球化,从田园到餐桌的食物链全球化。中国的厨房、餐桌有美国食材,美国的厨房、餐桌也会有中国菜肴。
——食品制成化。大部分家庭夫妻二人都成为他雇就业的劳动力,受岗位工作时间约束,每日可用于制作食物的时间极为有限。加之,食材的全球化、多样性,家庭烹饪技能面临新挑战。已没有家庭主妇,抑或是家庭主妇失能,发展半成品的预制菜顺理成章。走进家庭的,有原食,亦有半加工的成品,也有完全加工的成品。食品加工企业正在部分替代厨房所具有的烹饪功能。冰箱、烤箱、微波炉,为发展预制食品创造了物理环境。几乎没有人知道,远在千里的无数食客分享了一头猪,或是一头牛,抑或是一条鱼。这是另一种共享。
——食贮冷链化。有生命的动植物或是动植物的残体,可以是人类的食物,也可以是其他动物以及微生物的食物。在自然环境下,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会抢先分解食物。人类用工业制冷技术排斥食物竞争者。从气调库、冷库、冷藏车到冰壶、冰柜、冰箱,从保鲜膜到抽真空包装,形成了食物全链接的冷藏保鲜体系,为人类赢得了更长的食物消费期和更大的食物份额。公园里、街道旁自动售卖机装满了扫一扫就可以出货的方便饮食。不少游荡的人扫码取食,边走边吃,与采集狩猎者有几分神似。
——餐桌堂馆化。离开家庭,在外就业或学习,已经成为工业时代的人口主体。2023年中国有7.4亿就业人口,2.9亿在校学生。这部分人群,亦是就餐主力,需要在单位食堂、饭馆的餐桌上吃饭。与同学、同事一起,共享专职厨师提供的烹饪服务。家里的厨房和餐桌,只在节假日家人团聚时派上用场。当家中有小孩或老人需要照顾时,厨房才显得重要。
——饭食简便化。已经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了点外卖的行列。饭食就在外卖员的餐盒中。办公桌、茶几、沙发扶手都是餐台。人们面对电脑或是手机屏幕独自享用午餐,更多关注屏幕上的东西,而不是餐盒中的食物。夜幕降临,夜市登场,街头厨房与餐桌一起摆上,天南地北的食物迎接南来北往的食客。
——零食客厅化。一日三餐之外皆是零食,也称零嘴、零嘴儿、小零嘴。虾条、薯片、蔬菜圈、爆米花、肉干、鱼片、瓜子、干果、水果、开心果、核桃仁……一众成为占领客厅的食物。看电视时,与家人或客人聊天时,信手拈来。不少家庭厨房已失去了烹饪功能,餐桌也被快餐和零食占领。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创建了一个物质能量开放循环系统。食物产地——农田、牧场、海洋与城乡居民的厨房、餐桌连接在一起。在厨房里、餐桌上,一餐一饭,食物本身,皆出自农田、牧场、海洋。如果羊肉来自放牧的天然草原,那么铁锅炖羊肉,也就是铁锅炖草原。马桶支持了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却减损了农业可持续性。餐饮美食经过人体代谢后,排泄物进入马桶,一冲了之,再也无法回到它们的来处。食物产地养分流失,地力匮乏,只能依靠源源不断的农业化学品再投入。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农业就是工业农业,现代食物就是工业食物。
工业化过后,经济发达国家不仅实现了食物自给,而且成为全球食物输出国家。过去,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多与营养不良有关,可谓是“积贫成疾”。如今,营养过剩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可谓是“积剩成疾”。全球约20亿人的体重超标,其中约7亿人属于肥胖者。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5.4亿人。中国50%的成年人体重超标,其中16.4%为肥胖者,已与发达国家追平。我国糖尿病患者逾1.4亿人,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25.9%。同时,肥胖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人们不得不动用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应对因肥胖而带来的一系列健康危害。健康管理、体重管理、食物管理“三位一体”,已成为“食物治未病”的需要。
在人类食物榜单中,中国食物已经很亮眼。一般认为,中国人多地少,解决吃饭不易,而事实恰恰相反。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6.87亿吨、约占全球25%;肉类产量约1亿吨、约占全球27%;水产品产量6869万吨、约占全球40%,其中养殖水产品占全球60%以上;水果产量为3.2亿吨,约占全球一半;蔬菜产量7.91亿吨,约占全球一半。中国是独占鳌头的“吃瓜”大国,足足吃了全球70%以上的西瓜。中国人均蔬菜、水产、鸡蛋、食用菌、花生、核桃,均是世界第一。法国食品环境和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局建议,一个体重75公斤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食物蛋白质65克。中国全民人均每天蛋白质供应量已达124.92克,美国亦达122.88克。中国人均农业GDP是美国的1.4倍。
据《食物简史》一书提供的数据,生产1公斤玉米需要500升水,生产1公斤小麦需要600升水,生产1公斤鸡肉需要4000升水,生产1公斤猪肉需要4800升水,生产1公斤牛肉需要13500升水。人类食物生产过度开垦了耕地,过度开发利用了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湿地以及海洋资源,无数动植物受到了伤害,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此同时,在人类食物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大约浪费或者损失了三分之一。《2024年环境署食物浪费指数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浪费食物10.5亿吨。其中,家庭浪费食物6.31亿吨、约占60%,服务业浪费食物2.9亿吨、约占28%,零售业浪费食物1.31亿吨、约占12%。全球浪费的食物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10%,几乎是航空业排放量的5倍。同时,季节性气温升高、极端高温事件和干旱使得安全地储存、加工、运输和销售食品变得更具挑战性,加剧食品浪费或损失。目前,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已有21个国家将减少食物浪费纳入国家气候计划。
五、食之未来:科学与艺术的秀场
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是人类圈嵌于的“自然环境”,也是人类圈要接受的“自然选择”。人类圈不能脱离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独自发展,必须与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随着自然环境变化,所有物种之食性都会发生变化,在食物链上的升级或是降级,并由此引发物种生态位移动。大熊猫从食肉降级食竹,就是以食物应变环境的典型。在与其他物种竞争中,人类凭借充满智慧、具有无限创造力的大脑,成功抢占了并食物地盘并创建了具有应变能力、发展潜力和未来前景的食物系统。智能进化永远在路上。智能进化带动的智业革命,亦是新的食物革命。未来食物基于传统食物、现代食物,全面体现新质生产力和新的生活方式,既注重食物质数,又注重食品艺术。合成生物学、物联网、人工智能、纳米技术以饮食文化与艺术将得到广泛应用。未来食物是生命科学与生物科技、食品科技、信息科技的高度融合,是科学与艺术的竞技场。水、无机盐、糖、脂质、蛋白质,科学发现和艺术演化极为迅速、极其复杂。预测食物的未来,与预测经济的未来一样,将是一件极具冒险性的事情。几乎没有一个人在预测食物的未来上取得过令人称赞的纪录。但是,食物大趋势还是有规律可循。
——食物总需求增长的大趋势。据保守预测,21世纪全球人口还将增加14亿以上,至少达到94亿人。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必然意味着人类食物总需求尚未见顶,仍将呈现总量扩张态势。同时,这意味着要进一步动员地球生态系统生产力,为人类生产更多的食物。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其他物种,将要承受更大的生态压力。人类必须寻求既能增产食物,又不增加生态压力的两全之策,全面推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食物链科技进步,特别是要恢复土地生产力,减少对农用化学品的依赖。
——食物双重风险增强的大趋势。所谓食物双重风险,即是因贫困而食物匮乏导致营养不良的“积贫成疾”风险,因富足而食物过量引发肥胖的“积剩成疾”风险。全球新增人口集中在非洲农业国家,而富裕人口集中在工业化国家,双重风险并存且有增强趋势。同时,必须看到,食物加工越来越精细,各种帮助消化的微生物进入了食品,替代了咀嚼功能,提前了消化环节。久而久之,亦是健康问题。要两手抓、治未病,一手应对食物匮乏、不够吃的问题,一手应对食物过剩、吃得多的问题,全面提高食物管理、体重管理到健康管理水平。
——恩格尔系数走低的大趋势。美国是全球恩格尔系数最低的国家,只有7.5%。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恩格尔系数快速下降的大趋势。1978年在60%以上,停留在贫穷级;2000年为42.2%,进入了小康级;2010年为33.4%,迈入了相对富裕级;2023年为29.8%,稳定跨入了富足级。毫无疑问,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将会进一步下降。世界各国发展差距很大,有的已经超过富裕,有的仍在贫困之中。预期未来,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人类脱贫事业发展,世界各国恩格尔系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绿色食品流行的大趋势。富裕起来的人口,在食物在消费上从“食之得温饱”向“吃亦有态度”升级,更加讲求食物的品质风味,追求食物的生态内涵和文化内涵。对食物全链进行绿色管理和绿色标记,成为生产力环境管理与环境标记的重要内容。基于植物产品加工的食品,包括植物肉、植物奶、植物蛋、植物饮品呈流行之势,特别受到素食主义者的青睐。大厨们的精湛技艺,不仅表现在食品塑形所传达的文化含义上,而且表现在绿色食材的生态含义上。节约食物是美德更是技术,从田园到餐桌的全食物链将全面体现吃的绿色、吃的健康、吃的节简的主基调。
——亚洲美食走向世界的大趋势。因为成功的经济发展,促进了美食传播扩散。意大利美食、法国美食、美国美食,都曾经引领了全球美食潮流,所谓是“西食东进”。在亚洲,日式、韩式美食亦曾是流行的主旋律。亚洲正在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美食、印度美食、印尼美食,将会在世界绽放光彩,可谓是“东食西进”。西方世界中的食物中,将会更多的融入东方元素,增加东方食材和烹饪技巧。炮制中国炒菜的高手大厨,必将受到各国美食家的追捧。中国具有食物新质生产力,加之已经进入了人口规模下行通道,必将成为全球食物出口大国。
——回归边走边吃时代的大趋势。试想一想,在机场、车站、马头、停车区、观景点驻停的流动的餐饮供应和各种姿态的餐饮人群,边走边吃,在运动中吃……仿佛回到了采集狩猎时代。大多数扫码付款的猎食者对所吃的食物既熟悉又陌生,尽管包装上提供了足够的食品信息,但似乎没有人真的在乎它,更没有去思考所吃食物的生态意义。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流动人群,不知疲倦的奔波于新的蒙昧时代。
人类圈镶嵌在生物圈中。口至为咥。张开大口咥饭,是咥食物,也是咥自然。人以食为天,大爱在自然。食物在人与自然之间构建了最基础的关系,亦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枢纽。人类圈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把控好这一核心枢纽。(文/党双忍)
作者注:本文为《和谐》系列12。作者毕业于农学院,长期在农口工作,深感食道广大,既为生存之道,又为发展之道。食道不易,既至简又至繁,本文将至繁归于至简。文中部分插图源自网络。2024年8月15日全国生态日成稿于磨香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