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8月16日,“千秋一河大潮阔”采访团走进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艳阳高照,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千亩稻田编织出无垠绿海,满目苍翠,生机勃勃。
在陕北这片黄土高原上,南泥湾曾经是荒芜的代名词,然而,如今的南泥湾已成为生态保护与红色旅游齐头并进的绿色明珠。在这个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地方,人们不仅能感受到厚重的历史积淀,还能亲眼目睹生态复兴的奇迹。
近年来,南泥湾在绿色乡村建设与红色旅游的融合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每年,这片土地迎接超过100万的游客,他们在这里追忆革命岁月,感受自然之美。南泥湾以其独特的红色主题教育和乡村振兴实践,成功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作用。
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作为这一转型的核心,承载着湿地、稻田、森林三者融合的复合生态系统。这里不仅拥有完整的植被序列,从陆生植被到湿生植被,再到沉水植被,各类植物生长繁茂,展现了在陕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极为珍贵的生态多样性。这一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湿地修复的范例,也在不断向外界传递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阳光普照下,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那无垠的绿海——千亩稻田,仿佛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的有效保护措施,使南泥湾的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显著改善,动植物栖息环境的改善尤为突出。小䴙䴘、白鹭、苍鹭等水鸟的数量显著增加,这一变化无疑标志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恢复。此外,东方白鹳、黑鹳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在此栖息觅食,这无疑增强了南泥湾作为生态保护地的重要性。2023年10月,40只来自汉中朱鹮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朱鹮被引入南泥湾,这象征着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在此地落户安家。这一壮举不仅丰富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也再次印证了南泥湾的生态修复成效显著,周边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南泥湾的自然环境焕发出新的生机。
当我们走进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仿佛能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回响在耳畔:“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这首《南泥湾》不仅是一曲革命赞歌,更是南泥湾与红色历史的不解情缘的象征。南泥湾的故事,是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篇章,是人类与生态共生的范例。在这片土地上,革命精神和绿色发展相辅相成,共同书写着新时代的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