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8月13日上午,“千秋一河大潮阔”网络主题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感受黄河波澜壮阔的历程与深邃的文化底蕴。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于2023年10月27日正式开馆运营,自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9万余人次,预计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间接带动旅游增收4000多万元。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的建成,不仅是历史与文化的守护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未来将以实际行动讲好黄河故事,让黄河文化博物馆变得更“出圈”。
“我从小在黄河滩上玩耍,黄河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一种别样的乡愁。”张南南说,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陕西则是核心区域。在这片被黄河深情拥抱的土地上,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不仅是历史与文化的守护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未来将以实际行动讲好黄河故事,让黄河文化博物馆变得更“出圈”。
“这是全国最大的现代机械矩阵艺术装置。播放的这首《黄河船夫曲》,揭开了博物馆四大展厅的大幕。”张南南介绍,5464块机械模块组成的艺术矩阵,动态演示着从一滴水泛起的涟漪不断变化出的“九曲黄河”的造型,象征着黄河奔流蜿蜒5464公里孕育出5000年中华文明,彰显出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呈现出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博物馆序厅墙面上,对应着黄河公里总数的5464块彩色方块如浪潮般翻动,变幻出震撼人心的九曲黄河图。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的建成,填补了陕西黄河文化类博物馆的空白,对进一步溯源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延续黄河文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浮雕、VR体验等多种展陈形式,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来到佳县,这将是一座新时代的“黄河大桥”。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位于榆林市佳县东方红文化产业园里,是一座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6780平方米,布展面积11660平方米,展陈文物和实物1万多件,是全省首家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黄河上中游与下游,因地域差异而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一幅长达80米的《九曲黄河情》文化长卷,犹如一幅缓缓展开的历史长卷,细腻地描绘了黄河流经九省区的壮丽自然风光与深邃人文底蕴。其中,石雕之坚毅、泥塑之灵动、唐三彩之斑斓、澄泥砚之雅致,这些世代传承的手工艺品,不仅是技艺的结晶,更是历史长河中温暖记忆的载体。从风味独特的饮食文化,到别具匠心的建筑风格,再到精彩纷呈的曲艺舞蹈,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
黄河之水天上来 文化之根在此赓续。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设置了“大河汤汤睇四方”“文明曙光耀九州”“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黄河安澜海晏清”四大展厅,全方位记录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进程。另有“‘昂米’就在岸上住——佳县历史陈列”专题展,全面展示佳县厚重的黄河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毛泽东主席曾这样评价黄河。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黄河以其奔腾不息的壮阔,激荡着千秋的风雅,镌刻着民族的记忆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