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近期,西安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潘宇峰的带领下,前往革命圣地延安,以重温“延安精神”为社会实践载体,将学校“社会调查+思政教育”的实践育人模式全面走深走实。
延安宝塔山、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等地见证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西北地区天翻地覆的变化。师生们追寻红色记忆,重温革命历史,感悟红色文化。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共西北总局纪念馆、抗大纪念馆等红色实践基地,师生们深入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陕北的战斗生活。西安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闫团结教授,现场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原景再现教学。西安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勇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走出去,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实践结合起来,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为学校和国家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期间,实践队员们来到王家坪社区慰问,为老党员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慰问品,耐心倾听老同志们讲述过去的故事。一位老党员感慨地说:“当年我在延安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但大家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新中国,为了人民的幸福,再苦再累也值得。”
外国语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不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引导青年学生上好专业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坚定信念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实践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努力学习和传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深刻理解延安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担起青年之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作者:西安财经大学 潘宇峰 朱大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