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视点丨攻坚克难开新局——习近平在浙江的改革故事

2024-07-16 11:41:23 来源:潮新闻

钱江潮涌。潮新闻记者 董旭明 摄

从2002年10月至2007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这期间,正是浙江承前启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尤其是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推动的“八八战略”重大决策,擘画了新世纪浙江改革路线图,在加强制度创新、推进产业转型、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浙江元素、浙江经验、浙江样本。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让我们重新回望这段历史,体悟蕴含于其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的勇气,着眼全局、面向未来的远见,以人为本、为民造福的初心。

发展出题目 改革做文章

“八八战略”研究成果。潮新闻记者 董旭明 摄

习近平同志为什么会提出“八八战略”?

回望那段历史,浙江人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因为当时,“浙江改革到了又一关键时刻”。

2002年10月12日,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履新浙江的习近平同志郑重承诺:跑好“接力赛”中自己的“这一棒”。

当时的浙江,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先行探索,经济总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四强,城乡居民收入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

当时,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也在出现新的变化。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融入全球经济。这既为浙江发展创造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挑战。高歌猛进之中,浙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和行政管理体系与能力不匹配、和自然环境不和谐等方方面面的矛盾越来越凸显。

关键时刻,习近平同志马不停蹄地下基层、访农家、上海岛、进企业,希望通过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能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浙江、把握未来。

电力短缺问题,是调研中被频频提及的一个重点。

2003年夏天,浙江人的日子过得确实有些“难”:工业企业“停三开四”“停四开三”,外贸订单大面积违约;生活用电一停半天,群众意见突出……

就在离省政府大院不远的西湖景区,为了省电,湖边的路灯和景观灯隔一个开一个。

有记者就此问过:“在停电的时候,习书记在想什么?”

“痛定思痛吧,人总是要长一些教训,才能增加一分动力,我们的资源能源不是取之不竭的。”

“习书记把当时的经济发展局势看得非常透彻、全面。他认为,过去那种缺地了批地、缺煤了找煤、缺电了发电的做法,只是解决表面一时的矛盾,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曾任绍兴市委书记的王永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