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记者王瑞鹏 通讯员 左雪)太阳工作站位于两当县城北部,距县城28公里,区域面积201.26平方公里,拥有林地26.52万亩,耕地4045亩。该区域森林覆盖率超过85%,是一个典型的深山林区。全站管辖6个行政村和13个村民小组。近年来,太阳工作站依托其地理优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党支部+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连片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培育新动能,推动了乡村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百花齐放”的新路子。
借‘林草’生‘金’
结合当地实际,太阳工作站采用“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模式,推进“党支部+”的发展思路。通过“经营主体搭台子,林下经济创路子,农户参与鼓袋子”的产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能人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云屏林草鸡养殖产业。该模式通过整合花椒、核桃、樱桃、猕猴桃等长效产业与云屏林草鸡产业,形成了生态循环的立体种养新格局。
近年来,太阳工作站将产业兴旺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依托地理和资源优势,在任湾村大力发展木耳种植食用菌产业,优化多元特色产业布局,通过发展木耳大棚,年种植量达4万袋,促进了农户的致富增收。
‘中蜂’养殖铺就乡村振兴‘甜蜜路’
太阳工作站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围绕全县“三养一药”和“八有”山地立体农业发展思路,深入发展中蜂产业。通过创新绿色、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养蜂模式,让富民产业兴起,提高群众收入。
‘苦药材’成‘致富方’
太阳工作站充分利用其土地资源优势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发挥能人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发展猪苓、柴胡、连翘等中药材产业。通过实施玉米套种柴胡模式,户均收入显著提高,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下一步,太阳工作站将突出产业提质为关键,继续引导各村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根据自身资源优势,继续做大做强“一村一品”村级产业,带动农户就业增收。太阳工作站的创新措施和实践成果在全县范围内逐渐展开,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