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临渭区委“农村工作会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会”精神。交斜镇以提高辖区人居环境质量为抓手,积极学习借鉴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组织开展“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加快辖区16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完善、集镇规范建设、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用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践行乡村全面振兴“大战略”,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交斜镇航拍街景
科学部署 压茬推进
交斜镇按照临渭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经过认真研判,确立了“五天打基础,五天抓提升,五天再细化,五天回头看”的“四个五”工作思路,先后召开了整治工作专题会、汇报会、推进会全面安排部署,及时掌握工作进度,针对性解决各类问题。主要领导统筹安排,分管领导明确责任,包村干部迅速落实,村“两委”干部动员村民协同发力,真抓实干。
为了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五一”期间交斜镇全体干部主动放弃休假,积极投入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先后印发《交斜镇“五一”假期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交斜镇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录制人居环境整治音频,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同时,各村根据实际,组建保洁队伍,通过干部协助、资源协调、政策劝导、困难共解等方式,分类推进“三堆”清理。
树立典型 示范带动
在“三堆”治理工作中,芦仁村的治理成效最为显著。形成了村民自清“可动”堆,保洁员助清“难动”堆,书记沟通清“懒动”堆的新格局。该镇及时总结“芦仁经验”,并积极引导各村向他们学习。目前,各村纷纷借鉴芦仁村的分类整治方法,取得了举一反三良好效果。
整治过后的街道
为了发现整治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该镇通过每日早中晚三次会议,深入分析研判,定点、定事、定人,清单式推进、项目化落实。他们利用挖掘机、吊车、铲车、洒水车等大型机械设施,进行了路面硬化、开挖沟渠、平整空院、清理排碱沟等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便利了村民生活,消除了安全隐患,也美化了人居环境。
高效推进 提质升级
为了高标准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交斜镇将整治工作内容不断细化,将责任落实到人、量化到村、细化到户,由外向内、由表及里,深入开展全方位、无死角整治,进一步推进整治工作走“细”、做“精”。在108省道、交孝路、来官路及各村主次干道沿线,精剪绿篱,修补路沿石,施画道路标线,翻新、加装路灯,清理野广告,圈红涂白行道树,修建便民桥。
整治过后的108省道交斜段
为了不断巩固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该镇还利用无人机对各村卫生情况进行全面巡查,及时发现整治盲点,并迅速反馈包村干部,并安排保洁员彻底消除卫生死角。这样一个个精细化的举措,让交斜的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提档升级。
群策群力 成果斐然
经过20天的持续攻坚,交斜镇共组织动员机关干部40余人、各村两委及村组干部260余人、群众7200余人,组建镇村级保洁队伍420人,累计出动53000余人次,发放宣传册10000余份;动用小型机械2400台次、大型机械470台次;清理户前“三堆”1400余处,清理主次干道沿线杂草50千米、排碱渠5千米、水沟20千米,硬化道路4150米(15850平方米),修剪绿篱28千米、行道树4000余棵,圈红涂白沿线行道树7800余棵;整理空院520余处、户前小菜园470处;清除明曝垃圾600余处、垃圾堆放点20处,清运枯枝落叶、杂草、生活垃圾4800余方。
整治过后的村道
整治过后的村道
通过这场攻坚战,交斜镇的人居环境正发生巨变,明曝垃圾显著减少,村庄道路整洁畅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得到群众交口称赞。同时,全镇党员干部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出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过硬作风,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组织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供稿:梁东海 孙开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