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宁强县天津医院胡彦芳: 一个懂得感恩的女“超人”

2024-05-26 09:37:54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  一个炎热的午后,一双破烂的布鞋,一场改变命运的奔跑,由此改变了她的一生。她从一位普通的农家女成长为一名救死扶伤且懂得感恩的女“超人”。她不仅是年轻人心中的“活书本”,也是同事们心中“院宝宝”,更是患者心中的“定心丸”。她就是陕西省宁强县天津医院超声科的副主任医师胡彦芳。

20240526094818593-79-5287e.jpg

自19岁参加工作以来,四十一年如一日,胡彦芳总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做好超声科的工作。几乎每天,她都要待在昏黄的小房子里,给每位患者仔细做超声波检测。尽管她的右手腕处常年佩戴护腕,但仍无法缓解钻心的疼痛,还有因长时间固定的坐姿致使她落下了颈腰椎疾病。

今年59岁的胡彦芳,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因家中兄弟姊妹较多,从小被父母送给亲戚家抚养长大。尽管当年她的养父母也把她送到学校去读书,但农村人思想保守,尤其是重男轻女思想较重,加上家庭困难,总认为女孩子迟早要嫁人,只要能念几年书识一些字就行了,没必要花过多的钱上太多的学。

记得在一个炎热的午后,当胡彦芳得知自己报名考试的机会被家人“失误”,即将错失机遇时,她决定独自前往考试中心报考。她穿着一双已快磨穿底子的布鞋,冒着酷暑从巩家河乡出发,奔跑3个多小时走了16公里的山路,才赶到位于代家坝的考试中心。当得知考试名单已上报,她立即跪在老师面前磕了几个响头,边哭边向老师诉说自己的种种不易和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在场的老师听了无不动容,便同意将她的情况向上级部门汇报后,给她一个报考的机会。她倍加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考上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卫校。

1983年7月,胡彦芳卫校毕业后,因成绩优异、专业紧缺,多家市级医院都向她抛来橄榄枝。但她只有一个念头:回到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的人们更需要她。

20240526094831907-33-1bb6d.jpg

当时的宁强县医院医疗条件落后,仅有职工五十余人。因超声科人员紧缺,医院决定将她从临床专业培养为一名超声专业人员。她深感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开启了漫长的学习工作之路,从此成为一名“女超人”。

当时的医院仅有一台设备陈旧的国产超声机,成像差、图像模糊不说,还常常面临“罢工”,为临床诊断带来了极大困难。她深知山区百姓就医不易,为了让患者不来回奔波,她常常一人加班到深夜,甚至放弃了节假日,根本无暇顾及家人和孩子。她这种“孤军奋战”的状态一直持续至2005年,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医院的扩建,超声科才增加了超声仪器和两名新人。为了让新人尽快投入工作,她开始手把手将自己掌握的技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她们。

2008年“5.12”地震时,胡彦芳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价值二百多万的彩超设备,并主动为受灾群众捐款捐物。在随后的几个月,她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加班加点为患者进行超声诊断。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来袭时,临近花甲的她又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迅速投入到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期间,她还带病为疑似患者进行超声诊断。

胡彦芳既见证了宁强县天津医院的发展,也见证了宁强医疗事业的发展。在她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该院超声科从一台老式黑白机发展至今已拥有7台先进彩超,从单项腹部检查增加到全身30余项检查,成为汉中市二级医院超声亚专业分组最早的医院,超声专业技术人员也从1人增加到15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胡彦芳多次荣获市、县级表彰,并被授予“宁强名医”的称号,当选为该县政协委员、市县人大代表,还担任中国影像技术学会会员、陕西省医学会超声医学会第八届委员会浅表器官学组委员、汉中市医学超声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汉中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等职。

20240526094831950-41-23c3b.jpg

胡彦芳是一个懂得感恩、拥有大爱的人。她感恩父母的养育,无论是养父母还是亲生父母,作为女儿,她心中从无半点怨言,她对几位老人始终非常孝顺。她感恩老师的帮助,在工作中,作为师长的她将毕生所学向学生们无私传授,为医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高精尖人才,她用这样的方式延续自己对医疗事业的热爱。她感恩国家的培养,四十多年来她始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耐心接待每一位患者,严谨对待每一例病症,以确保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没有那场与命运的抗争,我必定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妇女。所以我这一辈子,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在岗还是退休,我都要懂得感恩,既要感恩父母,还要感恩党和国家,更要时刻想着如何回报祖国、回报社会。”胡彦芳说。(供稿:张卫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