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记者任书彦 通讯员 卢志平)特殊教育学校对于普通人来说比较陌生。这里面的孩子是怎样学习、怎样生活的?近日,在宝鸡岐山县特殊教育学校,记者了解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倾听残疾孩子们的成长经历。

学生的故事
来到残疾儿童康复室,几名康复医生正在为残疾儿童按摩脸部和活动上肢,动作很专业。教师和孩子们开始了互动交流,进行着他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学生小涵(化名)是这群孩子中的普通一员。她的班主任冯老师说,小涵现在10岁,智力三级,伴有言语障碍。是岐山县雍川镇人,父亲在外打工。前几年小涵因常年处在康复治疗期,任性好哭闹,不喜欢与人交流,依赖心理严重,生活不能自理,岐山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始实施送教上门服务。2020年接入特教学校就读,接受学校教育;2022年春季进行康复服务,学生食宿在学校。学校和康复机构针对孩子的情感、身体等缺陷,积极实施补偿教育,制定针对性的情感关爱,每月进行不少于10次的个性康复训练。现在小涵经过学校和康复机构的共同努力,她的自闭倾向得到矫正,性情变得开朗,情绪失控状况减少,能离开妈妈,自己和同学一起学习、玩耍,融入到集体学习、生活之中。

让学生融入社会
据了解,岐山县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2014年,是一所以教育智力残疾学生为主的公办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负责全县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工作。
2022年5月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位于岐山县故郡镇神农村索南祖,毗邻关中环线,交通便利。学校硬件设施精良、环境优美,设有卫生保健、康复训练、律动体育等教室,为培智学生提供学习、康复、食宿等全方位的教育服务。
学生、学校双丰收
学校以“校园精政、管理精细、师资精良、学生精彩为发展目标,全面培养残疾孩子成为有技能、可自立的好少年,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教康专业”的教师队伍。
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足球个人技术比赛中,岐山县特殊教育学校选送的6名运动员精心备战、顽强拼搏,喜获一金三银两铜的惊人成绩。今年3月,该校又组队参加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进基层活动”旱地冰壶友谊赛,学校获得大赛二等奖。
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年间,宝鸡岐山县特殊教育学校先后荣获宝鸡市平安校园、宝鸡市文明校园、宝鸡市心理卫生建设先进单位、岐山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得到全社会和残疾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