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记者刘玉 韩宗宪 通讯员 孙艳萍)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健康发展的土壤,也是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凤翔高新区坚持强产业育项目,抓服务优环境,聚力五个方面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聚焦全年工作重点,铆足“蛇打七寸”的准劲。召开年度重点工作研判会,围绕凤香型白酒、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研判梳理重点任务36项、特色亮点12项、针对确定的33个重点项目和园区40户骨干企业,建立包抓联系机制,逐月细化分解,具体到事,责任到人,画出“路线图”,定好“时间表”,制定“任务书”,扭住重点,精准发力。

针对项目建设堵点,发挥“蚂蚁啃骨”的韧劲。以西凤酒城重点项目建设为核心,通过帮办代办、跟踪协调、督查问效、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等方式,强化要素保障,坚持依法依规、稳妥推进,有效解决杆线改迁、地面附着物赔付、电力供应、供热合作、污水排放等问题。完成项目区4.4公里的弱电地埋、强电改迁,拆除旧杆151基、新立电杆210基,新安装变压器5套,改迁群众生活用水管网1.2公里,发掘古墓和灰坑144座、迁坟700多座,加快西凤10万吨基酒项目建设进度。

围绕打造特色亮点,鼓足“匹马当先”的冲劲。启动全国首个白酒产业专利导航编制,以推进高价值专利中心建设、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培育、西凤酒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发挥等重点工作为基础,同步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团队,通过组建凤翔高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引进陕西融盛等省内著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积极拓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数据开放、共享咨询等服务功能,着力解决白酒专利数量、产出与凤香型白酒产业不匹配、知识产权支撑创新发展不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明显等突出问题。

立足服务保障断点,发扬“燕子垒窝”的恒劲。持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邀请省、市营商环境专家为园区“搭脉问诊”,面对面听取36户企业负责人对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对收集反馈的5个方面15个问题第一时间分解整改、跟踪落实。以“大调研”活动为抓手坚持定期走访园区企业和在建项目,根据企业融资需求及时对接本地金融机构和税务部门,在搭建政银企合作的同时,逐个分析研判企业纳税数据,有针对性地为园区企业减税降费提供支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着眼作风建设难点,保持“狮子搏兔”的狠劲。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与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健全纪工委班子配备,与区纪委监委派出机构合署办公,通过走访驻园企业,发放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服务“廉心卡”,持续转变工作作风。以“服务+监督”方式,发挥激励惩戒“指挥棒”作用,全面做到办事提速、服务提质、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