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专题科普展览、科学家故事会、航天科学课……近日,陕西科技馆开展“科普惠民助发展”主题科普活动,一系列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纷至沓来,为陕西省第三十二届“科技之春”宣传月增姿添彩,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春意盎然的三秦大地上。
畅游展馆零距离感受科学魅力

活动期间,陕西科技馆充分利用科普资源优势,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体验活动。常设科普展厅开展“科普惠民助发展”通场讲解、“讲好科学故事 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家故事会等活动86场,深受观众喜爱。
科学工作室“指尖触碰泥土 科技点亮创意”“布里生‘花’ 邂逅扎染”“揭秘空气超能力”等科学课程轮番登场,孩子们热情高涨、踊跃参与。

专题科普展览“一‘木’了然”通过介绍木与人类生活、生产等领域的联系,让观众感受博大精深的木艺文化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科普橱窗《前沿科技最新成果》介绍了“AI虚拟人技术”“元宇宙”等科技成果,增强公众对前沿科技领域的认知。

“学习时代楷模,感悟榜样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科学家精神视频展演活动播放《钱学森》《屠呦呦》《袁隆平》等15部影片,展现了我国科学家为科研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整合资源打造特色科学课堂
作为此次“科技之春”宣传月重点活动之一,陕西科技馆积极参与“礼赞共和国 创造新生活”2024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举办“珍爱资源”及“筑梦航天”主题科普直播课陕西分课堂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为西安育英小学、西安市第三十中学300余名师生带来《绿色发电》《一飞冲天》等生动有趣的科学课,并特邀西北大学物理学院郑新亮教授作题为《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例说科学家精神之生根落地》的科普讲座,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充分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增强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走进基层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
为实现科普全时段、全地域、全人群覆盖,进一步推动公众科学素质不断提升,活动期间,陕西科技馆依托丰富的流动科普资源,开展“科普春日行”流动科普设施联合行动。中国流动科技馆陕西巡展和科普大篷车在西安周至、咸阳武功、延安延川等地开展科学活动25场,科普大篷车社会化开展活动65场,为全省特别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群众送去科普盛宴。

此次“科技之春”宣传月期间,陕西科技馆系列主题科普活动累计辐射惠及社会公众40.8万人次,以多元的科普形式、精彩的活动内容、优质的参观服务,让广大群众多方位感受科学魅力。下一步,陕西科技馆将本着对象化、接地气、暖民心,重心下移、服务基层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职能和现代科技馆体系优势,广泛开展场景式、体验式、探究式的科普活动,为促进科普惠民助民,实现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聚力赋能。(供稿:李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