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近日,在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中医院急诊科,准备出院的患者老周和儿子小周紧紧抓住科室主任向伟的手,把写着“家一样的温暖,亲人般的呵护”的锦旗和饱含深情的感谢信放在他手里,一个劲地说着感谢。
急诊科锦旗
小周远在河北廊坊市工作,二十天前接到家里的紧急电话,告知56岁的父亲“病危”。放下电话,他驱车1500余公里赶回老家。如今,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护下,父亲康复出院。他满含感激,送来锦旗感谢信,主动要求“被采访”,激动地向笔者讲述他在镇巴县中医院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感慨。
我父亲于3月19日因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在市级某医院ICU综合治疗数日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因肺部感染严重,医院几次下达病危告知书。束手无策的我,看着昏迷的父亲,我们迅速转院到镇巴县中医院急诊科。
住院的二十天时间里,我亲眼到急诊科大家庭对待每一位患者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在治疗上更是严谨全面,处处体现着精细化治疗和人性化管理。
自从上级医院对父亲下达病危通知书后,作为一名危重病人的家属,当时焦虑和不安的痛苦心情真是一语难表。面对凶险病情,看着束手无策的我们,急诊科向伟主任及其医护团队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凭借着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效缜密的治疗方案,将我们心中的痛苦阴霾一点点抹去。
看着躺在抢救室里插满管子的父亲,我的心里是五味杂陈。作为一个没有医学专业知识的患者家属,我很焦虑,也很自责。但是急诊科里的每一位护士都是科普小能手,耐心解答着我的各种问题。在这里,我不仅了解了重症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还学会了一些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父亲的治疗充满了信心。
父亲入院时一直处在浅昏迷状态,体温很低,最高体温35.2℃,血压70/40㎜Hg,呼吸35次/分,心率140—150次/分。胸部CT提示双肺广泛渗出感染,部分呈“白肺”改变。生化检查提示心、肝、肾多脏器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处于危急值状态,随时可能出现心跳骤停。在向伟主任的协调下,医院多次组织病案讨论,集中全院中西医专家,科学合理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经过4天的精心治疗,父亲顺利脱机,生命体征平稳。随后,急诊科制定个体化呼吸循环康复方案,指导雾化、协助翻身拍背排痰及下床功能活动锻炼,父亲各项指标逐渐恢复。
在父亲住院的日子里,我和医生互存电话,互加微信。我接受了随时“在线”的病程管理。尽管他们都很忙,每天看着他们穿梭在病房,奔跑在患者之间。不管有啥不懂的,或者紧急状况,他们都会及时回复。
小周被家乡医患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氛围感染着,脸上写满了幸福,“你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是镇巴人民永远的骄傲。作为患者的家属,一句简单的‘谢谢’已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尤其作为危重病人的家属,能遇见这样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护人员真是我们的荣幸!” (通讯员 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