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四个注重”打造“千万工程”潼关样板

2024-03-27 19:54:02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 近年来,潼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决策部署,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创新构建“五化一体”党建工作新格局,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0327194647917-63-fc93b.jpg

注重提颜值,建设和美乡村。“千万工程”指引全面塑造宜居宜人的农村人居环境,“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潼关县秦东镇实施“八清一改”整治,着力解决“脏乱”问题。统筹美化、净化、绿化、亮化、气化“五化”建设,打造“口袋公园”,满足群众出门见景和粮食晾晒需求。太要镇构建以镇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千万工程示范村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为基础的“1+1+2”镇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打造“一村一风韵、一村一特色、全域一景区”的特色乡村风貌。到2027年示范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率力争达到100%,实现家里门外净起来、房前屋后绿起来、村庄环境美起来。

注重强动能,实现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注重以党建为抓手聚合资源要素,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共同富裕。潼关县城关街道庆丰社区软籽石榴产业园补植苗木1800株、新建十亩防冻大棚一座,实行软籽石榴行间套种药材85亩,进一步提高产业园收益。潼关县永丰塬村浪漫红颜葡萄每亩产值达到20000元以上,种植达100亩以上。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潼关县代字营镇全镇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5.4万亩,申请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全镇增加耕地面积1200余亩。潼关县桐峪镇深挖善车口红色文化内涵,创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乡镇,形成了“一村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0240327194719349-95-f3aa9.jpg

注重提质效,探索富裕路径。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潼关县太要镇锚定“两园两基地”产业发展定位,申请产业项目15个,投入资金1500万元,建设潼关县太要社区中药材基地、潼关县软籽石榴产业园、潼关县欧家城村农业产业园,潼关县老虎城村特色水果基地。潼关县桐峪镇聚焦产业培育,深入实施黄金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发展特色产业,高效率推进潼关县上善村连翘产业基地、潼关县桐峪社区产业园大棚蔬菜种植及产销配送中心建设、潼关县三泰村兴泰猪场项目、潼关县东晓牧业加速提档升级等项目建设。

注重抓共治,推进基层治理。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千万工程”的核心要义之一。潼关县秦东镇创新11345工作法,模块化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智慧治理,建成智慧秦东平台,发挥指挥调度队伍、网格员队伍、吹哨人队伍作用,实现网格员快速调度、网格信息实时上报、政策宣传精准到位、矛盾调处及时高效。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有效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潼关县太要镇推行“巷子议事会”制度,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60余条,解决路灯、水毁道路、三夏抢收等问题20余个,力争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矛盾、小案件、小隐患就地解决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潼关县桐峪镇深入推行“四强”工作法,积极吸纳“老党员”“乡贤”等社会力量,积极组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平安志愿者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小组,拓宽调解网络,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见实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