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路上看到了“清华、莫言、农夫山泉三害”一说,甚是诧异。“莫须有”“怀疑一切”,滥用“文化入侵”,已经成为缺乏“文化自信”的现实表现,严重有损泱泱大国气象。
谈到“文化入侵”,让我联想到了“物种”“物种入侵”。文化是人类圈特有的现象,但是文化基因中深深的刻印着生态记忆——民族标识、地域标识。归根结蒂,文化是一定地域、一定民族为追求物质利益而创造的精神产品。文化圈是共同利益圈,不同文化圈亦是不同利益圈。家乡是个人成长的文化圈。人人都说家乡好,其实是“乡愁”的另一种表达,体现了一种精神亲近感、文化认同感。家乡好不好,迁徙的脚步提供了答案。在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圈)中,有无数的自然生态位,每一个自然生态位都提供了特定的生存机会,满足了与之匹配物种的生存需要。人类社会系统(人类圈)藕合在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圈)中,形成了不同的人类生态位。人类生态位由自然生态位和社会生态位复合而成,包含着不同的物质利益以及由此形成的了人类文化。人类生态位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包括人类文化圈层的多样性。
人类文化与时俱进,与生产力发展谐行。与自然演替中生物遗传变异一样,文化在传承发展中演替升级。以大历史观看,到目前为止,人类文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采集狩猎文化,即与采集狩猎时代相适应的文化。第二阶段是农业文化,即与农业化时代相适应的文化。第三阶段是工业文化,即与工业化时代相适应的文化。目前,正是在第四阶段文化创新形成期,即与智业化时代相适应的文化。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智业,产业替代也是文化替代,三次产业革命也是三次文化革命。三大时代的标志物分别是粮食、石油、芯片。产业革命和文化革命都是浩浩荡荡、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生物圈是人类家园的天然载体,采集狩猎就是收获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产品。人类圈镶嵌在生物圈中,文化圈是人类圈内圈。当完成农业化之后,人类以村社为中心,农业文化成为主流文化,采集狩猎文化成为底层文化,甚至文化遗产。在完成工业化之后,人类以城镇为中心,工业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农业文化则成为底层文化,甚至文化遗产。完成智业化之后,以人工智能为中心,人类圈发生根本变化,智业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而工业文化也会成为底层文化,甚至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为先人所为,虽曾闪耀光芒,毕竟时过境迁,只能凝铸文化丰碑,留做永久的纪念。19-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在文化上固步自封,抱残守缺,代价极大。文化停滞在农业时代,必将阻碍工业化。同样,如果文化停滞在工业时代,推进智业化徒劳无益,甚至遭世人耻笑。
值得指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新文化。新文化中的“新”,至少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创新文化,与生产力相同代际的新生文化。比如诞生于工业时代的工业文化,诞生于智业时代的智业文化。创新文化是从无到有的全新的文化,对生产力发展具有极大的驱动力。文化创新不易,能够留存下来、世代传承尤为不易。二是翻新文化,落后于生产力代际的衍生文化。比如工业时代翻新的农业文化,智业时代翻新的工业文化、农业文化。翻新文化是旧文化翻新、旧文化转型升级,可表述为创新文化+,亦可推动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文化既具有地域性,又具有全球性。山有山的文化,水有水的文化,平原有平原的文化,高原有高原的文化,海洋、湿地、森林、草原、沙漠,生态、生产、生活,各个地带、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初始的文化特色,也是文化的本土色、民族色、传统色,简称“本土色”。从采集狩猎到农业、到工业、再到智业的过程是生产力跃升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交流碰撞过程。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成果,就是不断产生新的文化变种——区别于旧文化的新文化。这是事实上的文化创新。有的创新文化昙花一现,有的创新文化生生不息。人类文化创新持续累积,必然形成带有世界色、外来色、时尚色的文化,简称“世界色”。“世界色”是“本土色”外溢的结果,也是人类圈共享的文化。“本土色”“世界色”是相对概念,也有不同圈层、不同覆盖度。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是生物圈内的命运共同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既具有“本土色”,又具有“世界色”,二者一体,交互影响、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融合发展、和谐共生,终归于“和谐色”。
在文化上叫大交流,在物种上叫大交换。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着生物迁徙。从海洋到陆地,从湿地到森林、到草原,以及同一大陆不同区位、不同大陆之间,生物一直在持续迁徙过程中。人是生物之一种,人与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结成了生命共同体。人类跨洲迁徙,加速了生物洲际迁徙。人类圈全球化,推动生物全球大交换。特别是地理大发现后,加速了旧大陆与新大陆的生物交换。与人类友好的动植物——栽培种、饲养种、观赏种,伴随着人类圈一起扩张。于是,呈现出野生种与家养种、本土种与外来种。家养种中有本土种,也有外来种,因其与人友好的经济属性,显得很正常。而在在野生物种中,也出现了外来物种。有的外来物种与本土物种和谐共生,嵌入生态系统,创建新的生态位,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增强了生态系统生产力。有的外来物种,在没有人工辅助的情况下,绞杀本土物种,霸占生态位,致使原本生态系统解体、生态系统生产力衰退,直至外来物种自我建群,重新建构食物链,形成新的生态系统演替模式。前者是“新进物种”,也是“友善物种”,后者则被视为“入侵物种”,也是“有害物种”。大多数物种交换发生在人类圈,也是人类驯服的动植物。只有少数人为引起的物种交换发生在人类圈之外的生物圈,少数的少数成为“入侵物种”。人类圈全球化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减损已是不争的事实。
文化的相对先进性与竞争性。相对于采集狩猎文化而言,农业文化具有先进性。与农业文化相比,工业文化具有先进性。进入21世纪以来,智业文化已经成为最具先进性的文化。生产力升级必然带动文化升级,这是发展是硬道理的文化注脚。一般而言,相对先进的文化总是能获得文化优势,在与相对落后的文化竞争时有更大胜算。但这种文化优势是否具有真实可感的竞争力,还取决于其文化规模、文化量级。文化的综合竞争力取决于文化先进性与文化量级的乘积。农业文化竞争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工业文化竞争的时代也已成为过去,人类已经进入智业文化竞争的新时代。21世纪是智业文化竞争的世纪,世界已经走上智业文化竞争的风口浪尖。中美文化都是世界量级。全球化不可逆转,文化多样性减损亦不可避免。但是,如果一种外来文化绞杀了本土文化,颠覆了本土文化生态系统,对于本土文化生态系统而言,这种外来文化就构成了“文化入侵”,也可定义为“有害文化”。
文化大交流、物种大交换交互影响不可逆转引发文明大联通、大趋同。各国发展阶段不同,但从采集狩猎到农业化、工业化,再到智业化的发展路径相同。在历史早期,东西南北曾天各一方,人类圈各自独立发展,人类文化突显了本土色。如今世界,国家之间彼此联通、相互依赖,共享创新链、供应链,融合发展、一体发展,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学历越来越高,城镇化率越来越高,智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会数理化、讲标准化的人越来越多。彼此联通、交互影响是文明互鉴而非“文化入侵”。东方文化向西,西方文化向东。南方文化向北,北方文化向南。西方来了不少东方人,东方来了不少西方人。南方来了不少北方人,北方来了不少南方人。城内城外、楼内楼外、楼上楼下,大同小异。公路、铁路、航路,各种交通道路趋向同质,油车、电车、火车、飞机、船舶,手机、电脑,亦在趋同。本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兼容并蓄,增加文化的多样性,补充文化营养,焕发文化生机活力。一波又一波的外来文化,不断冲击本土文化,丰富本土文化,激活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激荡,创立新的平衡状态,也即形成人类文化的和谐色。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人类圈有共同物质利益,必然有共同文化,这是全球化共识之基、世界各国合作之基。也许,世界并不是“平的”,而是有“弯的”。利益之争是人类之争的核心,文化之争是利益之争的躯壳。如果利益一致,将会增加文化认同,导致文化趋同。如果利益纷争,就会摧毁文化认同,放大文化差异,加剧文化冲突,甚至形成文化裂痕,导致文化鸿沟。但是,人类是同一物种,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世界总是“开放的”,即就是“封关锁国”“小院高墙”,也是应对“开放的”世界、“包容的”世界。在“开放的”世界,“包容的”世界,不同利益兼容并蓄,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共享“开放的”“包容的”世界,乃人类融合发展的历史大潮。智业时代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高度一体化的全新时代,文化与利益一体、密不可分。世界化是总规律、大趋势。本土化是开倒车、死胡同。世界色走进本土色,本土色融入世界色,本土色与世界色双色并秀是智业时代人类创新文化大势所趋,也是人类文化大同、终极大同。
中国正在世界化,世界正在中国化。和谐色是中国文化的本色。一阴一阳谓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炁以为和。中华文化以“易”为根,天人合一,千变万化,具有无限拓展性、包容性、适应性。从采集狩猎社会到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智业社会,中华文化枝繁叶茂、前程似锦、万古长青。(文/党双忍)
注:本文从生态学原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野,诠释人类文化及其发展演化。这是一次大胆的理论尝试。2024年3月11日作于西安-广州飞行中,14日修定于湛江-茂名-珠海路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