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沉浸,从游客一踏进主题街区就开始了。游客首先要跟工作人员学习唐朝人见面相互问候的礼节,叫叉手礼。在电影《长安三万里》中,主人公们相互打招呼用的就是这样的叉手礼。
“入戏”的不只演员、游客,就连经营小吃的店家掌柜见了客人,也要先行个“叉手礼”,买卖中也要带点“古味儿”,为的就是一切都在情境中。
融合:借助影视剧IP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第二个关键词是融合。作为借助影视剧IP打造的主题街区,这里有古代计时用的日晷,现在是下午的1时多,对应的古时是未时,所以小亭子里的“未”字已经亮了。
日晷还有一位古人骑着马,这位古人骑着小马跑一圈是15分钟,正呼应了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除了道具,这样的一个主题街区,小型互动表演遍布,这个节目单从早上10时的开市仪式一直到晚上10时的互动演绎,全天有70多场演出,旺季最多的时候有上百场演出。很多都是互动式的表演,比如太白酒肆里,李白的《将进酒》一出,总会出现现场齐诵的热烈场面。这个春天,五湖四海游客齐诵唐诗的场景,已经成为西安的一道新风景。
提质:不断升级挖掘传统文化魅力
第三个关键词,是提质。作为这两年西安推出的新旅游消费场景,开业以来这里的演艺和服务体系也在持续升级,比如,借助裸眼3D全息投影技术,给游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全方位的互动体验。街区还持续在产品上提质扩容,做到了月月有新、年年有新。
总结下来,这儿的旅游体验就是沉浸式、高融合、科技化,这是西安众多旅游景点的共性,也是近年来西安旅游市场从“出圈”到“长红”的发展密码。在西安,从城墙的科技展示,到大明宫的考古探索,再到大唐不夜城的互动演艺,依托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富文物遗存,连接传统与时尚的文旅产品比比皆是。正是因为创新的文化表达,才让“西安游”持续成为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