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芝勇:测量就是“每一毫米的细心”

2024-03-04 10:38:24 来源:西部决策网
  2023年冬月,记者在中铁一局宝鸡精密测绘工程有限公司见到了听闻已久的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国家技能大师白芝勇先生。
 
  有句话说:“最有魅力的男人,是有事业心的男人。”从白芝勇身上记者感受到了他的魅力,就是源自那种对事业的热爱和钻研。
 
  在由人社部、财政部命名的“白芝勇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一个个称谓、一项项荣誉挂满墙面,这是国家、社会、行业对他的肯定;一本本笔记、一项项科研成果、一台台测量仪器由“远”及“近”排列而来,展示着测绘技术的更新迭代,也时刻向人们警醒着——测绘,始终都以精密为本,且事关国家利益、事关人民安全,马虎不得。
 
  白芝勇无疑是精密测绘行业的翘楚,其团队则代表了我国精密测绘领域的最高水平。
 
  让记者感受最深的是看到这样一段话:20余年来,白芝勇一路背着三脚架和仪器箱,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当作生活常态,在毫厘之间施展极致匠心,用点与线编织起自己的“测量人生”。
 
  技能变本能的“人生追求”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道出了测量工作的本质。1999年,白芝勇从技校毕业后,就走上了测量的道路,这一干就是25年。
 
  25年来,北到极寒之地、西到沙漠戈壁、南到崇山峻岭、东到大海之滨都留下了白芝勇的身影,他用双脚踏遍了参与工程项目的每一段路,以高超的技术精确了每一处点线。
 
  “测量就跟造原子弹一样,每一个数据都不敢出错,出了错影响的是全线的方向。”白芝勇说,作为工程施工的先遣部队,翻山越岭、渡河穿林自是不用说,但当看到一座座隧道、一条条公路、一条条铁路顺利贯通的那一刹那,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白芝勇工作室,记者看到一沓一沓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测量数据,还能清晰地看到当时不断计算、纠偏的痕迹。从这些精确到小数点之后5位的数据中,不难想象出人力测量、运算的艰辛。
 
  白芝勇是一个爱学习、爱钻研的人,因为自己参加工作时是技校毕业,他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自学考试拿到了石家庄铁道学院本科学历,又通过不断钻研探索,获得了50多项国家专利和30多项工艺工法攻关,发表了近40篇研究论文。
 
  这些钻研成果,使测量的技术水平和精准度都得到了极大地改进和提高。
 
  白芝勇又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人。比如比较常见的弱光测量,测量时要增加一两个人专门负责照手电。对这种“历来如此”的事情,白芝勇却在“不经意间”使之改变。
 
  一天晚上散步,白芝勇注意到摆地摊的小贩们都在使用低伏电压带动LED灯给商品照明,“如果在水准尺上使用LED灯,是不是就不用打手电了?”他一下茅塞顿开。
 
  在水准尺上加LED灯,改变了这个“历来如此”的事情。不时有同事见到白芝勇就会说,你那个“照明尺子”真方便!
 
  这种“不经意间”,是白芝勇本能的体现。
 
  在白芝勇的背包里,一直都装着一些像计算器、小软件盘等“小玩意”,出差的路上、闲暇时间琢磨一下,很多想法都是在这种琢磨中产生,然后跟团结论证、试验,往往就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技术改良。
 
  如为计算方便,白芝勇编写了新的计算程序;如在隧道内的施工测量,白芝勇自己设计红外线传感设备;再如到现在的无人机测绘,白芝勇及团队又能搭建整个模型……等等,25年来,白芝勇一直在学习、在创新的路上。
 
  “让技能变成本能,才能精益求精。”这是白芝勇的座右铭,也是他25年来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秘诀。
 
  勇担使命的“家国担当”
 
  白芝勇可谓是精密测绘行业的翘楚,其团队则代表了我国精密测绘领域的最高水平,参与了我国诸多重大项目的攻坚任务。
 
  白芝勇心怀梦想,甘于奉献,25年来,先后参与了50多条国家重点铁路、公路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线路复测、工程精测工作,所有测绘成果全部一次性通过验收。参与完成工程测量任务4500余公里,其中高铁测量任务完成3500余公里,占了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近十分之一。他用心血和汗水凝聚成一项项精确的测绘成果,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2年,白芝勇接到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隧道测量任务,这条隧道是当时世界上地质最复杂、水压最大的一座江底隧道,由世界上最大直径的、断面180平方米的巨型盾构机开挖。白芝勇的任务是,要给出精确的测量结果,保证盾构机从江的南岸到江的北岸,而且误差只有50毫米。
 
  “50毫米,也就是超不过三个指头的距离。”白芝勇开玩笑说。
 
  为了将数据控制到极致,白芝勇在测量方案中做了三重保险,充分考虑了长江两岸受潮涨潮落、偏压、水压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白芝勇首先想到一个最容易被忽略的漏洞——江底施工,潮水涨落会引起江底岩石沉降、偏压,这些因素会给测量基准点带来一到两毫米误差。
 
  “缺少现场经验的人,会认为江底岩石是永远不会动的,因而忽略了这一两毫米的误差。而我们哪怕一毫米的误差也要降低。为此,我们制定了及时引测进洞的测量方案——就是外面卫星GPS点一测完,马上连夜把GPS控制点引测进隧道,进行实地测量,以小范围的时间差提高控制精度。”
 
  一般工程测量只测一条线,最多测两条,白芝勇选择布设成导线网来增加观测次数,多方来求控制点最接近真值的那个值,为此,他们增加了3倍工作量。
 
  在使用GPS和全站仪观测的同时,白芝勇采用了第二种方法——采用陀螺定向的方法把全站仪测出的方位和陀螺仪测出的方位进行核对,以求双保险。
 
  隧道挖掘到一半时,他又利用竖井通过一井定向技术又一次进行测量检核,在双保险上再加一层保险。
 
  900多天里,白芝勇的测量小分队通过测量出的一个个坐标,牵引着这台钢铁巨无霸前进的方向,指挥它在未知的江底穿过黑暗的泥沙岩石,最终以12毫米的高精度破土而出,实现了两岸贯通。
 
  从50毫米变为12毫米,整整缩小了38毫米。这条过江隧道的成功贯通,业界都说是白芝勇带领团队创造了一个奇迹。
 
  对于这段工作经历,白芝勇现在回想起来仍是激动万分。他说,“当盾构机滑溜溜穿过钢环的那一瞬间,百感交集,心潮难平,就像产妇生产,孩子降生一般。”
 
  而这种奇迹的背后,是白芝勇几十年如一日努力的结果。
 
  他和同事们的革新发明,不仅减轻了高强度的工作量,简化了复杂的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误差率、确保了工程安全。
 
  以高铁为例,要保证高铁在全天候的自然条件下安全高速运行,轨道板整体道床的CPⅢ测量,精度误差必须达到3毫米。
 
  不论是大于或是小于3毫米,道床都必须炸掉重新铺设。这3毫米,不仅仅关系施工成本,更影响高铁的安全运行。
 
  2008年,白芝勇接到任务,到京沪高铁的整体道床CPⅢ进行精密控制测量。
 
  在现场,无论他们怎么测,误差总是过大。
 
  原因在哪儿呢?一次次破案般寻找蛛丝马迹地检查设备,一次次绞尽脑汁地思考……终于,白芝勇注意到了一个被人忽视的细节:测量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对中杆,本身有5毫米的设计误差!
 
  原因找到了,就好对症下药。
 
  白芝勇发明制作的一个“多功能底座模板精调棱镜适配器”,破解了“3毫米”难题。
 
  如今,当你坐上高铁,平稳而舒适。正如白芝勇的儿子所说,“爸爸的工作就是控制平顺度,把高铁修得又快又平顺。”
 
  也正是有像白芝勇一样的大工匠们,我们的高铁、高速才能穿越大山、洞穿大河,奔向未来。
 
  传承匠心的“师者之道”
 
  如今的白芝勇,中共十九大代表、十六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动模范、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全国十大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诸多荣誉加身,技能实现了他人生的改变。
 
  2013年,白芝勇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在陕西是成立比较早的工作室。在白芝勇的带领下,工作室从制度建设、责任文化、学习团队、班组管理等方面完善内部建设,积极打造 “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现代企业新型工作室。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和高技术人才的团队作用,逐渐成为企业技术攻关的一面旗帜。
 
  2014年8月和2015年10月,工作室先后顺利通过陕西省人社厅和国家人社部的验收,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23年又成立了中国中铁工程测量创新工作室联盟,白芝勇担任联盟理事长。
 
  白芝勇在工作之余,一直承担着带徒的重任。多年来,在白芝勇的“传帮带”下,杨志、寿海峰、杨明等150余名徒弟先后成为行业骨干,多人被授予“陕西省工程测量技术状元”“陕西省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等,他也被大家尊敬地称为“技能大师”。
 
  他的团队相继研发集义隧道检控平台、无人机施工现场虚拟检测平台,先后申报50多项国家专利,发表论文40余篇,并推广应用于测量现场,解决了测量过程中的实际难题,不断创新优化工艺,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
 
  他还主动把所学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工友、大中专学生,积极参与郭明义爱心团队“送知识下基层”活动,相继走进西成客专、宝兰客专、云桂铁路、合肥地铁等几十个项目部,参培人数近1000余人。他把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带到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和陕西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和企业,勉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
 
  白芝勇常常告诫叮嘱徒弟们,要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得牢固,也一定要把技术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才能不受制于人。白芝勇说,“虽然在大家心里,自己创造了诸多奇迹,但是还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和充电,只有自己学会了,学精了,才能给徒弟讲得明白。”
 
  2016年以来,在白芝勇的带领下工作室不断加强无人机在工程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通过应用研究,“无人机+BIM”实现了工程构筑物与“实际场景之间的碰撞检查”,为项目策划、场地布置、便道选线、土方测算、进度控制、变更设计等工程施工管理提供空间立体数据支持。“无人机+BIM技术应用于高铁施工管理”课题项目分别荣获陕西省绿色建筑产业科技成果奖和陕西省职工科技节技术工人培训优秀课程、讲座、绝技绝活(视频)一等奖,并成功申报了五项国家专利,在省部级和国家级核心刊物各发表论文两篇。
 
  记者在白芝勇技能大师工作室看到:每年参与技术人才培训或技术交流会不少于6次;每年发表省部级以上论文2-4篇;每年申请国家专利1-3项;每年参与技能大赛不少于1次;每两年完成一个局级以上科研项目;每年最少有一项测量成果获省部级以上荣誉。
 
  这是白芝勇给自己制定的目标。这六个目标记者看了后感觉有种泰山压顶般的感觉,但对白芝勇来说,却是他自我加压,不松懈、不安逸的体现。
 
  测量就是“每一毫米的细心”。白芝勇说,为保证这一毫米的细心,就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虽然学习就像钓鱼一样,过程看上去很枯燥,但当你钓到一条大鱼时,成就感、满足感真的让人无比快乐。(文/记者 张永军 通讯员 陕仁轩)
返回顶部